作曲家陈钢:上海是一本大书,值得我们去写

原标题:作曲家陈钢:上海是一本大书,值得我们去写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10月3日报道:“我觉得上海是一本大书,这本书值得我们去写,而且我们必须写下来才能传下去。”日前,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乐享厅举行的《岁月芳华——陈钢随想曲》新书发布会上,87岁的作曲家陈钢解释了自己为何从一个音乐人变成写书人。他说,在自己的岁月里,有许多前辈、同辈、后辈走过,他们留下来的故事,有责任将之记录下来。

“我所讲述的不仅是音乐,更是上海的故事。”发布会现场,陈钢表示,新书中讲述了自己的艺术人生,回忆了他的父亲,也是近代著名作曲家陈歌辛的创作生涯,还以自己的真实经历为例,诉说百年上海的文化变迁。在他的笔下,既有对中西音乐的评点,也有对文化名人趣事的解读。

陈钢见证了上海百年文化的包容与开放,也见证了中国音乐如何一步步走向世界。从《梁山伯与祝英台》开始,到“红色小提琴”系列,再到《王昭君》与《情殇》,贯穿陈钢创作生涯的,是他的这些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在由学林出版社出版的《岁月芳华——陈钢随想曲》一书中,首次披露多幅珍贵手稿、照片,聚焦上海百年文脉,再现中国音乐文化赓续传承。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孙国忠表示,书中作者对音乐的解读,充满智慧。比如《三只耳朵听音乐》篇,将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现代音乐的文化承载并联在一起,陈钢认为我们应该都要去了解这几种音乐,并比喻成“三只耳朵听音乐”,形象生动,令人耳目一新。

昆曲艺术家沈昳丽与陈钢的相遇缘于昆曲,在活动现场,她也表演了昆曲《惊梦》片段,展现了书中提到的古老的昆曲艺术之美。表演艺术家赵静讲述了她与陈钢相交的往事,并朗诵了书中的片段。配音艺术家童自荣朗诵了书中片段,富有磁性的声音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据悉,在《岁月芳华——陈钢随想曲》一书中,收录了部分音乐二维码,当读者扫码后,即可收听小提琴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王昭君》等曲目,更直观地感受到音乐之美,体会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10月3日报道:“我觉得上海是一本大书,这本书值得我们去写,而且我们必须写下来才能传下去。”日前,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乐享厅举行的《岁月芳华——陈钢随想曲》新书发布会上,87岁的作曲家陈钢解释了自己为何从一个音乐人变成写书人。他说,在自己的岁月里,有许多前辈、同辈、后辈走过,他们留下来的故事,有责任将之记录下来。

“我所讲述的不仅是音乐,更是上海的故事。”发布会现场,陈钢表示,新书中讲述了自己的艺术人生,回忆了他的父亲,也是近代著名作曲家陈歌辛的创作生涯,还以自己的真实经历为例,诉说百年上海的文化变迁。在他的笔下,既有对中西音乐的评点,也有对文化名人趣事的解读。

陈钢见证了上海百年文化的包容与开放,也见证了中国音乐如何一步步走向世界。从《梁山伯与祝英台》开始,到“红色小提琴”系列,再到《王昭君》与《情殇》,贯穿陈钢创作生涯的,是他的这些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在由学林出版社出版的《岁月芳华——陈钢随想曲》一书中,首次披露多幅珍贵手稿、照片,聚焦上海百年文脉,再现中国音乐文化赓续传承。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孙国忠表示,书中作者对音乐的解读,充满智慧。比如《三只耳朵听音乐》篇,将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现代音乐的文化承载并联在一起,陈钢认为我们应该都要去了解这几种音乐,并比喻成“三只耳朵听音乐”,形象生动,令人耳目一新。

昆曲艺术家沈昳丽与陈钢的相遇缘于昆曲,在活动现场,她也表演了昆曲《惊梦》片段,展现了书中提到的古老的昆曲艺术之美。表演艺术家赵静讲述了她与陈钢相交的往事,并朗诵了书中的片段。配音艺术家童自荣朗诵了书中片段,富有磁性的声音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据悉,在《岁月芳华——陈钢随想曲》一书中,收录了部分音乐二维码,当读者扫码后,即可收听小提琴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王昭君》等曲目,更直观地感受到音乐之美,体会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无情不成曲,“终身成就音乐艺术家”陈钢的岁月芳华 | 读书日签
书写炉火钢花中的奋斗人生
5本异兽流小说,脑洞大开视角独特,每一本都值得熬夜看!
3本高分小说,一本御兽文,一本科幻未来,一本两界穿梭
顾春芳《敦煌灵犬》:写一本中国孩子爱看的敦煌主题童书
3本优质小说,一本重生香港,一本无敌仙侠,一本古穿今文娱
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 知书No.165
四两青春撬动千斤人生,这部“上海音乐地图”要走向全国
余华谈创作:作家最重要的是要有幽默感和怜悯之心
著名作家唐国明咋说,《零乡》是一本讲述我与我们被零乡的书

网址: 作曲家陈钢:上海是一本大书,值得我们去写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2895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