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千古丹青数字新生
原标题:新华视点|千古丹青数字新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联动全球260余家文博机构,实现中国古代绘画“数字化复原”。
在浙江大学的一场展览中,500幅等比例打印的调色打样稿亮相。这次展览,是“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历经17年,在世界各地搜集、拍摄中国古代绘画精品的部分成果展示。
广袤无垠的山水,被世世代代的画笔反复描摹;千载轮回的四季,被南北东西的人们竞相记颂;罗陈万象的生活,被数以万计的作品再三绘写。将这画卷完整地呈现于世界面前,就是“大系”工程的初心与宏愿。
2005年,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从《宋画全集》起步。之后,《元画全集》《先秦汉唐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陆续出版,全景式地再现了中国古代绘画2000余年的发展历程。这些画册若是一一垒起,足足有四层楼高。
17年来,项目团队“想尽千方百计、踏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尝遍千辛万苦”。 回想参与“大系”项目的历程,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晓明感慨万分。
2006年前后,由金晓明与摄影师章益林等组成的拍摄小组前往日本进行藏品拍摄,他们背负着总重达100多公斤的设备和行李。一张日程表中,记录了他们20天里跑了十七八个城市的经历。
由于古画保存不易,一些深藏在博物馆的古画,已经多年没有打开过。还有一些流散在海外的古画,直到“大系”的收藏才第一次为人所见。
“纸寿千年、绢寿八百”,唯有先解决“藏用两难”的问题,中国古代绘画之美才能走近专业学者和普通观众。
文化的觉醒,始自对文化根脉的保护。“大系”为中国古代主要绘画作品留影存形,建立准确、详细的数字化档案,成功实现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从物质形态向数字形态的衍生与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任重道远。
记者:商意盈 朱涵 孔令杭
编辑:孙彪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第一届中国数字藏品大会成功举办
“妙造自然”齐白石数字水墨限量发行
数字藏品演绎“中轴线上的历史回响”
2022年[丹青中国]当代书画家王立军作品展
西峡县美协:丹青新画卷·喜迎二十大
陈丹青:没必要让所有人知道真实的你
曾为故宫修文物,央视点赞“吴罗织造技艺”苏州非遗传承人朱立群
陈丹青:我没读过莫言的作品,但我知道诺贝尔奖组委会放水了
新华全媒+丨开幕三个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缘何受热捧?
数字藏品:“割韭菜”?普及文化?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