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传承发展奏响文艺评论“北京声音”!第二十届北京文艺论坛举行
初冬寒意渐浓,北京这场连续举办二十年的论坛迎来火热的“奔赴”。11月28日至29日,第二十届北京文艺论坛举办,来自各艺术门类的40余位专家、学者和创作者进行演讲与对谈活动,近300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基层文联和社会组织代表等参加论坛。
此次论坛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北京市文艺研究与网络文艺发展中心承办。北京文艺论坛于2005年创办,迄今已举办二十届,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家、专家、学者800余人次参与过论坛。20年来,北京文艺论坛始终坚持学术性、专业性、在场性和前瞻性,先后举办了以“传媒与文艺”“让文艺回归心灵”“文艺创作与时代表达”“文艺创造与城市想象”“百年新文艺与当代城市文化”“传承与发展:新时代北京文艺的文化使命”等为主题的年度论坛。
第二十届北京文艺论坛以“新时代新北京:北京文艺的精品追求”为年度主题,旨在聚焦精品创作,系统梳理新时代以来北京文艺呈现的新特点、新景观和新趋势。
二十年奏响文艺评论“北京声音”
谢冕
开幕式致辞环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社团北京评协首任主席谢冕深情回顾参与北京文艺论坛的感受:“二十年来,我在北京文艺论坛得到了很多知识的更新,这里汇集了来自文学、美术、书法、音乐、评论等各门类优秀的艺术家。我每次都作为一个学生来听,听了以后受益匪浅。”他认为新时代北京文艺的精品追求,是对“新”的追求,要批判传统文化中不适合新时代的糟粕部分,吸收其精华部分。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表示,北京评协围绕重要文艺主题、重点文艺作品、热点文艺现象,深度介入时代现场,回应新样态新趋向,发出专业权威声音,走在全国前列。本届论坛紧扣文艺热点,展现了首都文艺评论聚焦新时代北京文艺精品追求的新作为。
韩子荣
北京市政协党组成员、北京市文联主席韩子荣表示,北京文艺论坛自创办以来,以为各艺术门类文艺家、评论家和创作者搭建学术理论交流平台为己任,传承与发展了首都文艺评论事业。本届论坛是在扎实推进新时代首都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理论活动,奏响了文艺评论的“北京声音”。
活动中,青年文艺评论工作者为北京文艺论坛创始人谢冕、黄会林、曾庆瑞、孟繁华、索谦、张恬、刘庆邦、解玺璋、于平、陈履生等代表献花,向论坛开拓者致敬,向北京文艺论坛二十年传承与发展致敬。
多元视角探讨北京文艺精品追求
开幕式上,6位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发表精彩演讲,为新时代北京文艺的精品追求提供了多元视角和深刻见解。
孟繁华
“京派文学以真善美的描写和悲天悯人的特点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今天的文学创作,重读文学经典是必由之路,只有向经典学习,才能在传承的基础上创作出时代的文学精品。”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社团北京评协第二届主席孟繁华以“学习文学经典,创造时代精品”为题,深入阐述了文学经典对当代文艺创作的重要意义。
刘庆邦
“文学的核心是写人,必须注重以人为本,坚持人道主义理想,尊重个体生命的尊严。鲁迅先生的《孔乙己》、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沈从文先生的《丈夫》都以文学的方式重建了生命的尊严。” 北京作协原副主席刘庆邦在题为“尊重个体生命的尊严”的演讲中呼吁文艺作品观照个体生命价值,引发强烈共鸣。
解玺璋
“北京文化论坛创立之初就有一个试图引领文化浪潮的雄心壮志,每一届的主题都紧贴现实、求真务实。我们要保持论坛的优秀传统,包容开放、百家争鸣、关注现实、引领风尚。” 北京日报社高级编辑解玺璋在题为“关注文化思潮,探讨文化理念,做文化事业发展的助推器”的演讲中,对办好论坛表达了独到想法。
“‘北京舞剧’以‘新质’体现出‘首善’,要树立从局域走向互联的舞剧创编视野,强化时代主题高于区域题材的舞剧创编理念,探索多媒介中舞蹈本体的创编进阶。” 北京市文联特约评论家、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名誉院长于平以“联盟输智——走出北京的‘北京舞剧’形象”为题,对北京舞剧的发展路径作了剖析。
通过对比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作品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同类题材作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博物馆馆长陈履生在“我看十四届全国美展”演讲中分享了自己对全国美展的一些见解:“要提升中国画的多样性、丰富性,体现出历史感和民族化风格。”
“回看近十年来北京文艺精品创作历程,可以发现一系列显著而深刻的变化,其中之一在于新的文化空间开创,这也成为新的文艺作品可持续创作和接受的美学构型资源。” 中国评协副主席、北京评协主席王一川在“十年北京文艺的文化空间开创”的演讲中,回顾了十年来北京文艺在文化空间拓展方面的成就。
各门类文艺家碰撞思想火花
圆桌对话
开幕式后,论坛进入精彩纷呈的圆桌对话环节。在11月28日下午举办的“文学的跨界”单元,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大先,和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周晓枫,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龚应恬,东城区文联副主席、作家刘一达,网络作家柠檬羽嫣围绕“文学与影视、舞台艺术、网络媒介等在跨界融合中的发生动因和可能前景”“文学的跨界是否会损害文学作品本身的复杂性和批判力量”等话题展开交流讨论。
后续的4个单元圆桌对谈29日全天举行。“舞台艺术新方向”单元,探讨“近些年舞台艺术作品呈现的新特点”“舞台艺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等话题;“艺术的国际传播”单元,讨论“艺术在国际传播中的独特优势、成功案例”“艺术的国际传播值得挖掘的新方向、新可能”等话题;“主题创作的新景观”单元,围绕“近年来各艺术门类在主题创作方面的新成就、新特点和新经验”“主题创作与艺术家个性表达之间的关系处理”“主题创作如何成就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经典作品”等话题展开讨论;“跨媒介时代的传统文化”单元,探讨“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各文艺形态中的审美表征”“‘国风’审美的繁盛与媒介发展的关系”等话题。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路艳霞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第二十届北京文艺论坛开幕
音乐剧《飞天》举行创作研讨会,北京持续研究文艺评论热点现象
如何写好文艺评论?北京市文联举办北京评协新会员和文艺评论人才培训班
湾区文艺创新发展新成果在第二届文艺创新论坛集中展示
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津举行
顺义大剧院举办第三十届“五月的鲜花”文艺汇演
吉林省文艺评论基地揭牌仪式在东北师范大学举行
“五月的鲜花”文艺汇演举行 展现顺义优秀舞台作品
第三届“百花文艺周”将在天津启幕 全国近百名作家、评论家探讨文艺融合发展
首届北京评论家论坛举办,探讨“走向广阔世界的批评实践”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24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719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68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1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12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58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4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84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04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