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北京评论家论坛举办,探讨“走向广阔世界的批评实践”

原标题:首届北京评论家论坛举办,探讨“走向广阔世界的批评实践”

作为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重点活动之一,首届北京评论家论坛日前在十月文学院举办。论坛主题为“走向广阔世界的批评实践”,旨在探讨当代文艺批评与时代广阔精神生活的联系,并邀请文艺批评界大家一起出谋划策、集思广益,共同研讨创办《北京评论》(暂定名)的必要性、可行性等。

北京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文学说,北京亟需一本代表首都文艺批评整体水准、与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地位相匹配的评论杂志。北京出版集团拟创办《北京评论》,对标国内外知名评论杂志,使其成为继《十月》《十月少年文学》之后,“十月”期刊矩阵的又一重要部分,实现文学创作、文学出版、文学评论良性互动。

“评论杂志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评论,还应该成为一个文化对话的平台。”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敬泽表示,新时代的文艺正在生成,需要具有开阔的视野,新时代的评论杂志和评论家应该把握这个时代广阔而复杂的文化形式、文学形式、文艺形式,构建出完整的文艺生态;积极提倡宽泛的、与时代有强烈对话关系的文艺评论;敢于提出问题、概括问题、讨论问题,为当代文艺的多元发展提供真正有意义的讨论空间。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区分了有效的批评和无效的批评,认为应当在善意和欣赏的前提下,坚持批评的专业性,保持必要的高度和深度。而且要注重“批评学”自身的理论建设,倡导好的批评风尚,促进多样化批评文本的形成。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陈晓明提到,传统的学术办刊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僵化,北京出版集团不能照搬,而是要培养一个坚实的、年轻化的撰稿队伍,要有创新的胆量,在摸爬滚打中闯出一条新的道路。

而在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孟繁华看来,评论期刊可以朝着“大文化刊物”的方向发展,广泛地参与到各文艺领域问题的讨论中,才会有好的前景和生命力。因此,选题的问题至关重要,除了选题以外,文风、文体都要有创新和变化,始终保持和现实的紧密关系。

在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谢有顺看来,这份刊物也应彰显一种“从我开始,重建标准”的气魄,不拘于当下的文艺评论秩序。一方面要团结自己的作者队伍,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培养有潜力的青年批评家。

此次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北京出版集团《十月》杂志社、中国文艺评论(中国人民大学)基地承办。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聚焦当代文艺批评与时代精神生活之联系 首届北京评论家论坛举办
“让每一首好诗,都能找到它的共鸣者” 首届中国诗歌之城论坛将在江西抚州举办
第二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举办主题论坛 探讨新文化与新时代青年写作
推动儿童文学对自然生态的率真抒写,首届儿童文学与生态文学创作论坛举办
“赓续京华文脉 创作时代精品”,第八届北京文学论坛举办
世界童诗翻译交流论坛在京举办
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论坛成功举办,在光影世界中感受体育魅力!
第八届北京文学论坛成功举办 文学名家为繁荣发展新时代文学建言献策
文化早餐荟|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将于7月25日至26日举办;中央歌剧院7月21日将上演世界经典歌剧《图兰朵》
支持青年作家,“新文化与新时代青年写作”主题论坛举办

网址: 首届北京评论家论坛举办,探讨“走向广阔世界的批评实践”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32801.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