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大变是否预示患上阿尔茨海默病
记忆力衰退,言语令人费解,行为变得怪异,突然发脾气、摔东西,曾经游刃有余的工作如今变得力不从心,甚至生活难以自理……一些老年人的性格和行为似乎在一夜之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科学家认为,这样的性情大变意味着老人可能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然而,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的科研人员大井克也对这些看似直观的关联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将性格大变直接等同于记忆力衰退的预警灯,就像是仅凭一张模糊的照片就断定一个人的身份,太过草率了。
在大井克也的实验室里,堆积如山的数据来自一项跨越十多年的庞大健康研究,涉及12000多名50岁以上的美国人。大井克也团队着手分析了这些人的神经质、开放性、外向性、宜人性和尽责性,是如何随着紧张的生活变化和记忆力受损而发生的。
结果令人惊讶。平均而言,无论记忆力是否衰退,研究对象在所有五大特质上都随时间推移出现下降,幅度不大,但意义重大。这一发现与现有研究相吻合,进一步证实了人们随着年龄增长,其个性特征往往会趋于平缓,同时在社交和情感层面变得更加内敛的普遍现象。
令他们更惊讶的是,这些变化与记忆力是否衰退关系不大,反而与生活中的风风雨雨紧密相连。失去亲人、经济拮据、健康问题……这些来自生活的压力,竟然成了塑造老年人性格的“隐形之手”。
有些人调节情绪的能力下降,这表明他们神经质特质增加。研究发现,在8年时间里,与压力相关的事件能够解释神经质变化中的25%到35%,这可比记忆力衰退的“嫌疑”大多了。
很多临床医生看到老年人性格突然出现大变化,就会联想到记忆问题,好像这是找出阿尔茨海默病的妙招。但新研究表明,这种关联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如果一看到性情大变就断定老人患了阿尔茨海默病,这很有可能会误诊,甚至对其心理造成二次伤害。大井克也强调,减轻社会压力,特别是减少不平等压力,才更能保护大脑抵抗岁月的“侵袭”。
(责编:邢郑、孙娜)作者:张佳欣
本文分享自人民网科普频道,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相关知识
中年内脏脂肪多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新研究:慢波睡眠有助于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海洋真菌可用于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
科普|关注阿尔茨海默病:早防早治,享受健康人生
年轻人“忘东忘西” 是阿尔茨海默病吗?
在遗忘到来之前,她带着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开启了公路旅行
品读|帮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的母亲,唤起些记忆
“师父,这可跟阿尔茨海默症有得一比”
刑警老范得了阿尔茨海默症,忘记了人和事却唯独记得这个案子,记得抓凶手!
“雷神”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暂别影坛,因被查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倾向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5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81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4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39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87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2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