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看戏奇葩忌讳太多,尤其不能提一种动物,演员天天提心吊胆

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然而,它的兴盛和繁荣却有赖于一位不同寻常的戏迷——慈禧太后。在光绪年间,慈禧太后的倡导使得京剧进入了后宫,成为后宫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慈禧太后甚至亲自上台表演,与太监宫女们一同玩乐,与老伶工们一起修改戏剧曲目。这位戏曲爱好者的独特喜好和忌讳,为京剧的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然而,慈禧太后对于京剧的热爱并非没有底线。她对于一些字眼的忌讳,让京剧演员们颇感棘手。以她的属相“羊”为例,戏剧中任何带有“羊”字的曲目,如《变羊记》、《洪羊洞》和《牧羊圈》,都绝不可能在宫里上演。就连唱词中带有“羊”字也必须删改,这导致了一些戏词的巧妙之处荡然无存。例如,《玉堂春》中的“羊入虎口有去无还”一句,在慈禧太后的要求下,被强行改成了“好比那鱼儿落网有去无还”。

除了“羊”字之外,慈禧太后还对其他字眼有着极其敏感的忌讳。其中,与她居住的地方“热河”二字直接相关。这让一位著名的京剧演员,杨小楼,差点因此遭遇横祸。在演《连环套》时,戏里有句台词为“兵发热河”,慈禧太后听后大发雷霆。由于咸丰皇帝曾因英法联军入侵而仓皇逃至热河行宫,并在此驾崩,对于慈禧太后而言,这是犯了大忌。为了继续演出,杨小楼只得将“兵发热河”改成了“兵发口外”,才得以过关。

这些忌讳并非仅存在于舞台上,慈禧太后的感受甚至延伸到了日常生活。一位武老生王福寿因为开了一间羊肉铺,让慈禧得知后不再允许任何人赏赐他银两。慈禧太后的忌讳使得那个时代的京剧演员们不仅需要在舞台上谨言慎行,连生活中的选择也需小心翼翼。

尽管慈禧太后是京剧的狂热爱好者,很多京剧演员都渴望能够在宫里表演,但她的种种忌讳也让演员们感到头疼害怕,使得演戏时都如履薄冰。即便是享受在皇宫表演的机会,也常常伴随着深夜的梦魇。这一时期,为老佛爷唱京剧,对于演员们究竟是一种幸运还是不幸,成为了一个复杂而矛盾的话题。

在宫廷的支持下,京剧逐渐成为了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但也因着慈禧太后的个人喜好和忌讳,留下了一段颇具戏剧性的历史篇章。这段历史既是对中国戏曲传统的注脚,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系列与慈禧太后相关的轶事。这其中,对于京剧的深刻影响和慈禧太后的独特戏曲情怀,构成了一个多面的历史画卷。

相关知识

演员王鹤棣为动物发声,善待动物,保护生态
演员@佟大为 邀您一起观看听戏、看戏、赏戏…
可是也不能天天庆祝啊
果然啊恋爱不能天天谈!谈恋爱
为慈禧画像的外国男画家
慈禧写的一首诗,最后一句广为流传,父母常挂在嘴边
《西游记》有许多动物成精,但有一种动物从未出现,吴承恩不敢写
撒贝宁说尼格买提婚姻不幸福,天天被老婆打……
拍戏时用演员照片做“遗照”,真的不怕忌讳?原来导演早有妙招!
儿子身家上亿,却不让老妈吃太多肉,导致老妈天天饿得前胸贴后背

网址: 慈禧看戏奇葩忌讳太多,尤其不能提一种动物,演员天天提心吊胆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419687.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