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酒好赌的李清照依然担得起“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

李清照出生于北宋时期的山东济南,她除了精通书画、金石等技艺,更以诗词最为见长,被人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其父李格非是当朝进士,更是著名文豪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其母王氏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自幼就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生活在这样的士大夫家庭,李清照自小就耳濡目染,加之本人也才华横溢,所以少年成名,被王灼称赞“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而且,李清照生活的年代正处于北宋时期,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鼎盛时期,更是文人墨客的黄金时代。难怪,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和国学家陈寅恪会这样评价:

华夏民族的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得益于封建经济的长足发展,北宋朝的文化繁荣是众所周知的,满坑满谷的大文豪令谁都应接不暇,这些人名提起来个个都闻名遐迩。比如,苏轼、欧阳修、晏殊、辛弃疾、柳永、周邦彦、陆游……。

如果问,这些文豪谁的诗词造诣更突出,或许会见仁见智没有定论。但如果问,谁是北宋乃至于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文豪,那一定众口一词会首推李清照。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传奇的女性文学家,这位声名显赫的女文豪。

一、少女时期恃才恣意

由于李家的家学渊源,底蕴深厚,李清照很早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而且,她还得到了晁补之等当时文坛大家的点拨,文学造诣突飞猛进。

在进入豆蔻之年后,李清照更加才名卓著,曾创作了《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是她早期的代表作之一,词句简洁明快,思想跳跃,寥寥四十一个字就生动刻画出少女内心的悸动,可谓是妙笔生花。

二、青年时期挥斥方遒

吏部侍郎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在元宵节与李清照相识,他对于这位才华横溢的才女可谓是一见倾心,立誓非她不娶。

赵挺之对于李格非的官声和人品也极为认同,两家很快就结成了儿女亲家。不过,由于赵、李两家都为官清廉,所以小夫妻婚后的生活并不富裕。

好在,夫妻二人都对于诗词、字画和金石等物非常喜好,故而算得上琴瑟和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夫妻感情是非常和睦的。比如,赵明诚“负笈远游”期间,李清照在重阳节思念丈夫,遂写下了《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段时期,不仅是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妇二人最恩爱时期,也是对于金石研究最有成就的时期。

随着宋徽宗重用蔡京为相,朝中掀起了新一浪的党争。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被列为元祐党人而遭到排斥,她请求公公赵挺之帮忙但却被拒绝,使得两家关系出现了间隙。

几年后赵挺之亡故,赵家无法继续在东京立足,李清照只得跟随赵明诚回到了青州定居。夫妻二人继续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清贫乐”,一直都夫唱妇随或妇唱夫随。

三、中年时期豪横霸气

蔡京倒台后,赵明诚出仕为官。而李清照却受其父李格非的牵连而不能随夫在京城居住,二人开始长期的两地分居。关于这点,从她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也可窥得一些:

红藕香残玉覃秋,轻解罗衣,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127年,成为了李清照的多事之秋,赵明诚南下担任了江宁知府。李清照在青州整理家中的收藏,准备南下与丈夫汇合。结果,恰逢靖康之耻,北宋宣告灭亡。

战乱中,李清照精选了部分珍藏随自己一同南下。虽然,她最终与赵明诚夫妻团聚,可夫妻二人多年的收藏也损失大半。

赵明诚作为文人,他搞学术尚可,但搞政治完全外行。只做了一年的江宁知府便遭遇王亦造反,因为不敢抵抗,甚至独自弃城而逃,被朝廷革职。

李清照对丈夫的畏缩不前和缺乏担当感到无比羞愧,她开始逐渐疏远赵明诚。由于惧怕金兵南下,赵明诚坚持继续南逃,夫妻二人的裂痕越来越大。

当逃至乌江时,李清照想到了当年项羽兵败后自刎的气魄,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著名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抵达临安不久,赵明诚就卧病不起并很快病故。安葬完亡夫后,李清照也大病一场,随后开始辗转各地谋生。

四、二婚生活遇人不淑

在临安定居期间,时任杭州奉承右郎的张汝舟开始对李清照展开追求。经过了花言巧语,张汝舟终于迎娶了李清照。

再婚后,李清照很快发现张汝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骗子和伪君子,他追求自己完全是为了名和利。

当张汝舟发现李清照的收藏已经所剩不多,而仅存的一些又被她视若生命,坚决不肯出售。于是,张汝舟彻底暴露出了自己的本性,不但辱骂甚至还拳脚相加于李清照。

经过深思熟虑,李清照最终决心和张汝舟离婚。不过,两宋时期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女性提出离婚可谓难比登天。

不得以,李清照开始搜集张汝舟的罪证并到官府告发。按照《宋律》,妻子告发丈夫要被问罪下狱,张汝州虽被罢官流放到了柳州,但李清照也被下狱。

幸亏有好友搭救,她得以重获自由。

五、晚年生活宁静致远

离婚后,李清照没有因此沉沦,也没有因为膝下无子而寂寞,反而重新振作起来追求真我,继续着诗词歌赋和金石文物等追求。

晚年时期,李清照一改自己中青年的那种婉约淡雅的词风,以更加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去关注时局的变化。比如,这首《声声慢·寻寻觅觅》就是她晚年的佳作: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作为一个爱国女性,面对国破家亡和山河沦丧的痛苦,李清照在词中淋漓尽致予以了展现。

六、千古第一才女当之无愧

李清照的一生无疑是成功的,她不仅在诗词书画等领域成就斐然,而且还以自己的坚韧不屈活出了精彩。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李清照的命运或许注定是悲哀的。她表现出来的那种嗜酒和好赌等生活方式,无疑是在麻醉自己。但无论如何,她绝对当得起“千古第一才女”的赞誉。

相关知识

嗜酒好赌的李清照依然担得起“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她竟然是一个这样的“不良”少女
还原真实的李清照:才貌双全,好赌嗜酒,离经叛道,这真的是她吗?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丈夫死后,写对联征婚,不料被和尚对出
“千古第一才女”携悠悠宋韵走来 民族歌剧《李清照》杭州上演
民族歌剧《李清照》将进京演出 再现“千古第一才女”跌宕人生
民族歌剧《李清照》中央歌剧院即将上演 | 重现“千古第一才女”
名校美女教授,自诩当代李清照,“好酒,好赌还好色”
千古第一拽姐?李清照的真实性格是什么样的
艺路新景观丨舞剧《李清照》让你读懂“千古第一才女”,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

网址: 嗜酒好赌的李清照依然担得起“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44811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