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聚义厅排座次,一个细节令公孙胜毅然告辞,从此梁山再无真情

我大中华屹立数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我国的文学造诣所占据的地位更是极其崇高。

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四大名著占据了文坛极高的地位,他们分别是《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以及《三国演义》。

这四大名著关于人物的描写介绍皆入骨三分,

比方《水浒传》将梁山好汉的江湖仗义写得淋漓至尽。

一百零八名好汉因各种原因得以聚集一起,其所汇聚的能量不可小觑,

但是无论在哪一个组织,必定会有领头人存在,他就是宋江,毕竟他身为主人公。

但不知是否有人注意,一百零八名好汉也是有排名的,

宋江排座次时,有这么一个细节导致公孙胜告辞,至此梁山真情不再。

那么这件事到底是什么呢?这就不得不提及宋江此人了。

时机到了,初上梁山

宋江最初不愿上梁山有两方面原因,第一个是他认为时机没到,

第二个原因就是宋江此人是一个野心家,他不愿也不甘居于他人之下。

早前在地方上任职时多行事仗义,广交朋友,因为事先通知了晁盖等人,帮助他们逃脱了关于生辰纲的处罚,晁盖为了感谢他,

赠与他黄金百两,并与书信一封,但宋江在仔细的斟酌后,只取了黄金一条和书信。

可这件事被阎婆惜发现,因二人之间本就矛盾不断,阎婆惜更是以此威胁他,并扬言要去官府告发。

宋江一时失手将阎婆惜杀害,后被官府刺配江州,途经梁山依然拒绝了晁盖邀请,

但其心中已经有了想法,他非常清楚晁盖的手下并不会忠于他。

所以再次拒绝晁盖,也是在这一路上,宋江结识李逵,更是结交了众多江湖大盗将他们拉到自己一方。

接着就是等待时机一同上梁山,不久宋江在浔阳楼喝醉,写下了一首反诗,被官府判处死刑。

梁山众人在晁盖的领导下劫了法场救下他。

这个时候,宋江认为时机已到,便带着众人跟随晁盖上了梁山,至此成为他的一大转折点。

宋江有多个称号,比如“及时雨”,“呼保义”等等,也因此有了一大批追随者,宋江的名气早已超过晁盖

其实宋江最初到了梁山,便清楚认识到只有梁山才是他唯一的出路,他早已有了计划,而晁盖也知宋江追随者众多,扬言将位让于他,

宋江假意推辞,并直言晁盖年长于他,应该以他为领导。

此话一出,旁人皆清楚此言,暗示晁盖年龄渐长无领导能力。

排座次,公孙胜离去

宋江当下便提出了排座次,现如今上座之人共有四个,第一晁盖,其次宋江,吴用和公孙胜。

这一排名可以表明第一手里依旧是晁盖,但是宋江却又提议不根据功劳来定高下,让梁山之前的人在左边入座,后来之人在右边入座,等将来大家有了功劳以后再进行确定具体排名。

宋江的这么一举动,将梁山的人分成了两批,一批是晁盖阵营的人,另一个便是宋江阵营中的人

可以看到,在左边晁盖,后面仅有九人,而宋江这边却有三十人,此番举动在公孙胜看来,

他清楚知道此后梁山上弟兄们必定难以团结,这私下争斗,他不愿参与,决定寻找机会离开。

在众多的梁山好汉中,当真情与权力斗争混在一起,必定变了味道,等到以后怕是更难以离去

公孙胜为修道之人,他无心争夺权力,心系苍生的他明白弟兄们难以忍受权力的诱惑。他便不再留恋,也看清了,

梁山日后必定是任由宋江领导,要知道两虎相争,必伤其一,所以他只想要独善其身,逃离这番斗争。

其实公孙胜所站的阵营也是晁盖这边的,明知日后梁山必定会落入宋江之手,他便借口下山看望母亲离去了。

梁山真情不再,曾经梁山好汉可谓是意气风发,肆意潇洒,其心中秉持的皆为道义,但派系斗争下怕是难了。

早早脱身,避免惨死结局

梁山一百零八名好汉本因同一个目的走到一起,都是嫉恶如仇性格,都对奸臣当道的朝廷深恶痛绝,明明都是迫不得已上了梁山,最

后汇聚了一大力量,后来成为了一方势力可以与朝廷对抗,更是令朝廷对其畏惧。

但却因为宋江一人的决定,致使梁山众多好汉下场凄惨,令人唏嘘。

他们可不知道的是,宋江的目的本就是招安,可是现实永远都是骨感的,招安并非他想的康庄大道,而是不归路。

一百零八名好汉直到最后只剩下二十几人,当众人封官行赏时,却被奸人所害,

而这时的梁山好汉恰恰印证了一句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个结局其实文中早已有所暗示,在宋江分派系之时,众人的未来便有了预兆。

宋江在人生最后的时刻不知是否有后悔自己的决定,

明明朝廷给了条件,自认为打好算盘却最终满盘皆输,为此搭上兄弟们的性命。

公孙胜法力高强,武艺更是出众,在招安前后皆为梁山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同时他也是梁山的“老人”之一。

虽然在聚义厅排座次之后,他也进入了前四,但是第一时间看出了梁山日后必定真情不在,权力斗争不断,故他悄然离去,

最后他在二仙山度过余生,而他的结局不得不说是一百零八名好汉中最好的一个。

关于《水浒传》,其中的故事至今依旧被人们议论,他们每个人就好像真实存在的,体现了什么叫做善,什么叫做恶,身为侠义之士,最终却不得善终,他们的一生让我们有所感悟这样的结局也着实令人感伤。

关于黑白的界限实际上并没有那么清晰,宋江并非大公无私之人,他野心勃勃而且气量极小。

在招安时武松表示反对,宋江不多言,当李逵的附和几句却让他险遭杀头之祸。

宋江的野心早已在众人眼中表现出来,但晁盖,公孙胜,吴用皆看透不说破,而是个有个的思量,吴用选择宋江,公孙胜却在看破之后,毫不留恋,转身离去。

虽然文中对众人结局在很早以前便有所预兆,但是当这个结果只能出来之时,大家还是难以接受。

相关知识

宋江聚义厅安排座次,公孙胜看得明白,贫道去也,梁山上再无真情
聚义厅上宋江排座次,公孙胜看清后马上转身离去,梁山自此无兄弟!
原创宋江聚义厅中排座次,公孙胜看明白后,贫道去也,梁山从此无真情
水浒传中聚义厅中排座次,公孙胜看后主动离去,梁山从此再无兄弟
宋江聚义厅上排座次,公孙胜看到排名,贫道去也,梁山从此无真情
梁山好汉结局为何悲剧?看看宋江在排座次中干的好事!
公孙胜的性格特点 公孙胜的性格特点介绍
梁山排座次的依据有哪些?天罡、地煞都是怎么产生的?
原创《水浒传》中公孙胜的结局如何?他有没有参加梁山征讨方腊之战?
为何梁山第一聪明人是公孙胜?得善终,又得善果

网址: 宋江聚义厅排座次,一个细节令公孙胜毅然告辞,从此梁山再无真情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452057.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