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房饲养员的儿子,到英国著名诗人——约翰·济慈

约翰·济慈(1795—1821)是英国诗人,他出身地位低微,家道贫寒,父亲是马车出租雇主的马房饲养员,母亲是马车出租雇主的女儿。

济慈是个很固执的孩子,一经刺激,他就无法克制,愤怒得像一股旋风。

5岁那年,一次别人惹怒了他,他按捺不住,脾气大发,抓起佩剑站到母亲卧室门口,宣布任何人谁也不许进出家门,那股玩命的劲头让家人目瞪口呆。

他在恩菲尔德上学时,也像那些富贵人家的子弟一样苦读拉丁文,累了就到湖上荡舟作乐。

在学校的头几个星期,他很想家,每天晚上早早就上床,用毯子堵住嘴巴,怕别人听到他在抽泣。

他虽然身体瘦小,身高不过5英尺,但他却很好斗,一遇到挑衅,他就会让拳头说话。

他也要比同学们敏感得多,老师们管他叫“热情的动物”。

济慈喜爱文学,对读书很有兴趣,只要打开书本,他就沉浸在书中。

但他却是个苦命的孩子,不到15岁就失去了双亲,父亲坠马而死,母亲死于肺病。

父母的去世,宣告了他的美好少年岁月的结束,他面临着对未来事业作出明确的抉择,他也结束了学校生活。

监护人艾比先生把送到一个外科医生那里去当学徒,但济慈对给别人治病不感兴趣。

他不能这么默默无闻,窝窝囊囊地过一辈子,他决心要干一番大事业。

还在学校的时候,济慈就与校长的儿子克拉克成了好朋友,从他那里读到了大量的文学书籍。

济慈又开始了苦读,他借来了斯宾塞的长诗《仙后》,爱不释手,他还把荷马史诗,莎士比亚的作品读了又读。

他像“春日的原野上脱了缰的小马一样”,尽情地浏览作品中各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场景,他被作品中的情节所吸引,被深深地打动。

他已经感到了诗人的狂热,要想使他改变对文学的追求已是不可能了。

济慈模仿斯宾塞的风格,开始了诗歌创作。

济慈闯上了诗坛,诗作陆续发表。雪莱称他是“一棵露珠培育出来的鲜花”。

他的抒情诗很优美,写出了《夜莺颂》《秋颂》等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正当济慈才华横溢,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疾病找上了门来。

1820年3月,济慈出现咳血,以后病情不断加重。1821年2月23日,济慈因肺结核,病逝于意大利罗马,年仅25岁。

他的壮丽诗篇,为英国和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光彩。

相关知识

从马房饲养员的儿子,到英国著名诗人——约翰·济慈
心碎一幕 今日从韩国首尔启程回国,饲养员宋爷爷靠着卡车要碎了
“多少诗人把光阴镀成了黄金”
两分钟带你看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从1岁到96岁的容貌变迁……
迟到的不满:从英国国家美术馆赞助人的遗信说起
她从灰姑娘到英国王妃,母女上阵宫心计,10年苦心经营终嫁王室……
老约翰·施特劳斯诞辰220周年|“圆舞曲之父”
两个月大的儿子离奇死亡,妻子从七楼跳下,丈夫瞬间从天堂到地狱
万物皆有灵!饲养员对白鲸深情“生日告白”…
一时竟不知该羡慕熊猫还是饲养员

网址: 从马房饲养员的儿子,到英国著名诗人——约翰·济慈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49820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