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润之江|从江南到世界:浙产剧“出海”记

01今年是“八项工程”实施20年,浙产剧切中时代脉搏,涌现《温州一家人》《鸡毛飞上天》等精品,还火到国外,题材多样,《藏海传》出海到全球190个地区,7月29日登陆韩国SBS电视台。

02华策影视多部作品“出海”东南亚、北美、欧洲等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剧海外热播,《锦绣芳华》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以家人之名》等被海外翻拍,海外观众对现实主义题材兴趣浓厚。

03杭州佳平影业出品讲述浙江创业故事的剧集,《鸡毛飞上天》《在远方》等被翻译成12种语言,发行至30余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人口达20多亿人,有孟加拉国观众称从中得到启发。

04《藏海传》展现近20种非遗技艺,将昆曲融入叙事,海外用户评价多集中于中式美学及侠文化内核,欢娱影视秉持“影视+非遗”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临江仙》在多平台上线,女主头饰用杭州非遗皮造花。

05浙产剧出海除优质内容外,传播路径等也重要,华策自主研发版权交易云平台,有创作公式,成立AIGC研究院研发AI模型提高翻译配音效率,还根据不同地区调整字幕风格、策划影视快闪等进行本土化推广,《太平年》将进军欧美主流市场。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今年是“八项工程”实施20年,自“八项工程”推出,浙产剧立于人民生活,切中了时代脉搏,涌现了《温州一家人》《鸡毛飞上天》《狂飙》《藏海传》等一系列精品,成了国产剧市场不容小觑的中坚力量。

作品出圈的同时,还火到了国外,题材囊括古装、家庭、青春、现实主义等多种类型。

《鸡毛飞上天》在海外播出后,“义乌”在多国成为网络热搜词。

由郑晓龙、曹译文执导的《藏海传》,成功“出海”到全球190个地区,引发各种探讨和解读。7月29日,《藏海传》登陆韩国SBS电视台,这是继《还珠格格》后,SBS第二次引进国剧。

《藏海传》海报

近年来,华策影视有不少作品“出海”东南亚、北美、欧洲等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长歌行》《亲爱的,热爱的》等剧在海外热播,刚刚收官的《锦绣芳华》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以家人之名》《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下一站是幸福》等都被海外购买了版权进行翻拍。

为什么浙产剧让那么多外国观众上头?浙产剧在海外出圈的创作密码是什么?

浙产剧扬帆出海

呈现人性复杂、打破扫黑剧创作套路的《狂飙》,在海外市场一路狂飙,走进日韩、东南亚、欧洲、北美、阿拉伯、南美洲等市场。

结合了悬疑探案的新武侠剧《莲花楼》,剧播期间登上10个国家和地区同期专辑播放量第一名。

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讲述古装复仇的《藏海传》,成了今年国产剧出海标杆,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地观众沉迷于剧中堪舆和纵横之术。

近年来,浙产剧佳作频出,题材覆盖社会现实、古装传奇、刑侦悬疑等多种类型。除了稳定发挥的仙侠、古装,海外观众对现实主义题材也展现了浓厚兴趣。

《狂飙》韩国版海报

正午阳光出品的关注都市女性情感和职场困惑的《欢乐颂》系列,在海外收获了热烈反响,《欢乐颂2》的插曲《咖喱咖喱》成了东南亚旅游宣传曲。仰光外国语大学校长季勋曾在受访时表示,《欢乐颂》帮助他更好地了解中国发展和中国文化。

讲述义乌“鸡毛换糖”创业故事的《鸡毛飞上天》,聚焦快递行业20余年发展变迁的《在远方》,刻画数字经济时代新生代创业者的《梦想城》……杭州佳平影业有限公司,出品了不少讲述浙江创业故事的剧集,《鸡毛飞上天》《在远方》等作品被翻译成12种语言,发行至30余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人口达20多亿人。

佳平影业董事长吴家平说,《鸡毛飞上天》在孟加拉国播出时,有个当地观众的评论让他印象深刻:“他说这部剧很有启发,中国用改革开放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他们也应该有信心把孟加拉国的经济发展起来。这正是佳平影业希望做到的——将中国故事、中国经验、中国精神传递给海外观众。”

精良的制作,精彩的故事,贴合时代精神的表达,为浙产剧的出海提供了坚实的内容基础,也为海外观众了解中国发展提供了窗口。

《鸡毛飞上天》海报

传统文化赋能

浙产好剧全球热播背后,不仅有好看、多元的中国故事,还得益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细展现。

相比于海外剧,国产剧有着天然的文化优势,海外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藏海传》出海后,海外用户评价多集中于中式美学及侠文化内核,剧中展现了药发木偶戏、木雕技巧、药发木偶戏、皮影戏等近20种非遗技艺,曹公公击鼓的出圈名场面,将昆曲巧妙地融入叙事当中。

春羽影视董事长、《藏海传》导演郑晓龙表示,题材创作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擦亮民族精神标识,立足当下国际传播,用文化深度讲好中国故事。

《藏海传》中,出现了源于温州泰顺的药发木偶戏

春羽影视、华策影视、欢娱影视等浙企在创作中,都尤为重视文化输出。

欢娱影视,秉持着“影视+非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临江仙》是欢娱的第一部仙侠剧,该剧在Netflix、Viu、TrueID、VIKI、K+、LineTV、MyVideo、KT Studio Genie等知名流媒体平台同步上线,在爱奇艺国际版的实时播放榜单中连续占据15个国家和地区的TOP1。剧中的服装、道具设计从中国传统文化汲取灵感,女主白鹿的头饰,用到了杭州非遗皮造花。

《临江仙》中,白鹿戴着皮造花的头饰

华策,国内最早“出海”的影视公司之一,如今海外业务也成了华策的优势,出海影响力持续扩大。近5年,华策基本每一部剧都是全球同步上映。除了稳定的东南亚市场外,还在北美、欧洲市场破圈。

华策出品的很多剧集都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刘亦菲、李现主演的《去有风的地方》,剑川木雕、白族扎染等非遗出圈,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文点赞,有很多外国粉丝专程到大理的“有风小院”打卡;《锦绣芳华》作为《国色芳华》的续集,剧中展现的唐代文化引发广泛关注,很多海外网友迷上了中式美学,剧中的服饰造型灵感源自敦煌壁画,展现了唐代之美,还运用了镂空竹、傩面具、风火流星、长沙铜红釉、八角宫灯等非遗元素……

浙产影视对东方之美的精美呈现,也点燃海外观众的追剧热情。

海外观众讨论《国色芳华》

本土化推广

浙产剧出海,除了优质内容,传播路径、营销策略、技术手段、平台搭建同样重要。

近年来,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芒果TV等长视频平台,结合优势搭建了海外平台。

华策,自主研发了全球数字视频版权交易云平台C-dramaRights,集影视版权保护、确权、分发和交易于一体。

在打造国际爆款上,华策影视总裁傅斌星有个创作公式:国际化内容+本土化推广+精细化运营。

本地化,首先要面对的是语言的挑战,要将中文恰当地转化为当地语言,实现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

为了让影视剧、视听产品能够在全球快速同步上线,华策两年前成立了AIGC研究院,研发“有风”和“国色”两个AI模型。“国色”大模型能够快速完成影视作品台词的翻译,实现快速剪辑和快速制作。AI与人工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翻译、配音的效率,助力华策的作品“出海”。

《国色芳华》海报

好的“翻译”,还要因地制宜,基于当地文化进行适当的本土化包装,开展精准化营销和传播。

刚刚收官的《书卷一梦》,根据观众所在地区,调整字幕风格,如欧美地区采用简约白底,东南亚版增加金色描边,动态适配当地受众的喜好倾向,增强沉浸式体验。

华策的国际发行部团队覆盖了16个小语种,能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习俗,制定海外推广策略。《国色芳华》在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影展时,团队专门策划了影视快闪,将剧中人物融入影展城市,进行本土化推广。

做好“翻译”之余,技术升级也能助力剧集扩大传播效果,打开国际市场。

未播先火的以“吴越文化”为主题的《太平年》,启动了全球4K/8K多版本制作,实现历史生态的高度还原,将通过奈飞(Netflix)、迪士尼+(Disney+)等平台进军欧美主流市场。该剧总导演杨磊表示:“《太平年》要让世界重新发现中国历史剧的厚重——不是靠宫斗奇观,而是靠技术淬炼出的文明质感。”

《太平年》海报

(图片源于剧方)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知识

文润之江|从江南到世界:浙产剧“出海”记
【8.1发】文润之江|守正与破圈:浙婺、小百花的“新生”实验
建筑面10 万平方米 浙博之江馆区8月29日开馆
“春暖之江”展现悠扬“浙韵” 浙江交响乐团亮相全国优秀交响乐作品展演
浙江“五一”假期推出系列“文博大餐”
浙产纪录片《定风波》将播出 呈现“潮人”苏东坡多维人生
第五届浙江农信杯“法润之江”主题书法展启幕
浙水南归记
“非遗生活”出海记:让每个产品都有各自的品牌故事
阅文亮相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网文出海吸引200多国读者追更

网址: 文润之江|从江南到世界:浙产剧“出海”记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0480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