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线连世界 瑶韵绽新芳

“这叫‘反面挑花’,我们贺州绣娘从布背下针,正面却不露线头。”靛蓝布帛如夜穹铺展,银针在指尖翻飞起舞。近日,在第九届成都国际非遗节的广西展台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瑶族服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素芳将一方靛蓝土布摊开,“盘王印”图腾在灯光下泛着丝质光泽,她翻转绣片,向游客展示背面交错的彩线如精密电路。一件件承载古老记忆与智慧结晶的服饰,成为闪耀展馆的焦点。

李素芳在成都的惊艳亮相,正是八步区长期深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沃土结出的硕果。近年来,八步区着力构建系统性保护网络,成效斐然。针对瑶族服饰、瑶族盘王节等核心项目,八步区实施了详尽的记录工程,运用数字化手段为珍贵技艺存档,并构建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保护体系。同时,大力扶持传承实践,设立专门的非遗工坊,提供研习、展示、交流平台,并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让瑶族服饰之美浸润青少年心田。

李素芳在向游客展示瑶绣。

目前,八步区已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瑶族盘王节》《瑶族服饰》2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5项。建立起3个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平台,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保护中心1个。同时,非遗也正成为八步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纽带。通过以“大力推动非遗进校园,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专题视察活动为契机,组织代表前往八步实验小学、贺街镇中心学校等地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创新探索“非遗+民族团结”融合发展新模式,绘就“石榴籽紧抱、幸福花盛开”的生动图景。

八步区深谙保护需与发展同行,引导传承人及从业者大胆探索。李素芳及其团队正是典范——她们巧妙提炼瑶族服饰中独特的图腾纹样与斑斓色彩精髓,将其创新融入现代箱包、饰品、家居用品乃至高端定制时装设计之中。这一“活化”路径,不仅拓宽了非遗产品的市场维度,显著提升了其经济价值,更关键的是吸引了年轻一代的目光与参与热情,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源头活水。“现在重新穿回民族服装办婚礼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李素芳说。

瑶绣展品。

2024年,步头镇黄石村过山瑶家的“非遗+旅游”乡村创意工坊销售额达360万元,带动当地及周边30余户,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32人,人均月收入约3000元。这份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彰显了非遗在赋能乡村振兴中的强大潜力。

此外,八步区同样注重非遗所带来的精神滋养与文化认同。依托覆盖全域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网络,将非遗保护传承深度融入基层文明实践活动。更组建了多支文化志愿服务队,将非遗知识、技艺体验送进校园课堂、社区广场,惠及万千群众。7月7日,八步区“传统技艺文明实践中心旅·少年成长护航行”——“文明暖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暑期专项活动项目,通过移风易俗知识“滚轮”游戏和“投壶”游园活动热场,传统趣味游戏中向孩子和家长们潜移默化地宣传文明新风知识。

“八步区将继续强化非遗保护传承的制度保障与资金支持,深化‘非遗+文创+旅游’融合模式探索,并依托日益完善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策划更多接地气、聚人气的非遗传承实践活动。让民族文化在文明实践的春风里绽放愈加璀璨的光芒,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八步文化力量。”八步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高媛说。(谭小荣)

来源:八步区委宣传部

相关知识

针线连世界 瑶韵绽新芳
俏皮灵动的瑶瑶宝贝~ 谭松韵
滕睿瑶:春日寻芳,风生花绽
当姜若瑶反驳季淑然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十分愤怒,唯有她绽放了笑容
广西千年瑶绣走向世界
仙子姐姐真是飒爽 胡连馨 演的玥瑶简直是仙女 胡连馨 胡连馨
光阴副本中的角色:肖瑶和方婉之,由谭松韵精彩演绎
我,跟着瑶光看世界
针线里的山西故事
十周年,“玉兰绽香”再临京城 五个月,海派话剧连推八剧

网址: 针线连世界 瑶韵绽新芳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0651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