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新观察丨助力“新力量” 携手共繁荣——当电影与文学在黑土地相遇

新华网长春9月5日电(记者赵丹丹)文学,是电影重要的“源头活水”,是光影沃土上不竭的甘霖。

近日,第八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中国文学新力量·东北网络文学周”圆桌论坛相继在长春举办。当电影与文学在黑土地相遇,会碰撞出哪些不一样的火花?

寻找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在第八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上,青年电影人、行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围绕“从生活中来,到观众中去——电影和观众在一起”主题,共同探讨新的时代背景下电影创作和行业高质量发展之策。

青年创作者们表示,生活为电影提供丰厚的养料,电影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融入大众娱乐生活,现实经验和人的情感是电影本体的根基。有生命力的故事,一定是从生活中“长”出来的,要回到电影创作的本源,从故事出发、从人物出发、从真实出发、从能够打动人的地方出发。

8月23日,第八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在长春举办。新华社发

在“中国文学新力量·东北网络文学周”圆桌论坛上,大家有着同样的共识:东北大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既有雄浑壮丽的黑土地文明,也有精益求精的工业精神,更有热情豪放的民俗风情。东北网络文学近年来崛起的关键,就在于将“林海雪原”的壮阔、“工业记忆”的厚重等地域符号,转化为可落地、有温度的故事。

在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上,电影《小小的我》成为金鹿奖热门影片。电影人表示,人间温情已成为国产现实影片的重要底色,在揭示社会现实和个体命运的同时,强调人性和希望的力量。这种“小人物、真英雄、大情怀、正能量”的叙事,能带给观众更多心灵感动。

“再高级的算法也算不出人间烟火气,再精准的模型也模拟不出人情的微妙。我们的灵感,最终要来自脚下这片真实的土地。”电影导演杨子说。

文学、影视双向奔赴

促进文学与影视深度融合,是构建文化产业新生态的关键举措。电影与文学同气连枝、相辅相成,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影视改编的宝贵资源库,而成功的影视转化又能极大地反哺文学,扩大其影响力,延展其生命力。

如今,文学故事正成为影视改编的“富矿”。相关资料显示:2024年,东北地区网络文学IP转化呈现多元化态势,涵盖线下出版、影视剧改编、游戏、动漫、微短剧、有声读物等各个方面,不仅提升了东北网络文学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更成为助推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上,电影《解密》主演刘昊然获金鹿奖最佳男演员奖,影片是根据作家麦家同名小说改编;电影《长安的荔枝》、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则实现了文学原著带动地方文旅的升温;《繁花》《大江大河》等多部电视剧在电视台多次播出,受到观众欢迎……从传统文学到网络文学,优秀的文本始终是电影艺术的活力之源。

8月28日,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闭幕式上,《解密》主演刘昊然获金鹿奖最佳男演员奖。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而文学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影视的多形态转化。电影《哪吒2》《浪浪山小妖怪》带火了文学名著,《三体》电影与剧集的热播带动了文学原著的热销,推动了科幻文学的繁荣。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有力地扩大了网络文学的文本阅读,影视转化大大丰富了文学的传播形式,充分彰显了文学的社会价值。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文学和影视的双向赋能,多部门密切合作,以项目扶持网络文学微短剧改编,举办研讨会推动文学作品的影视转化,实现文学与影视深度融合,跨界发展。

本届圆桌论坛期间,主办方发布了“最具转化价值文学IP吉林作家作品推荐榜”,16部吉林作家的优秀作品入选。吉林省作协、长影集团、吉视传媒还携手吉林动画学院,联合成立吉林省短剧创作生产联盟暨长影短剧中心,将整合多方优势,构建起“创作—生产—传播—转化”一体化的短剧产业生态,力求实现“本土素材—本土创作—本土转化”的闭环。

新力量促进新发展

电影新力量、文学新力量共同汇聚,代表更多的探索与革新。

这里的“新”,既体现在创作主体的年轻化,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青年作家、网络作家正成为创作的主力军,也体现在创作形态与传播方式的革新,网络文学、融媒体创作正日益成为新时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体现在创作理念与审美风格的创新。这些新生代作者以崭新的视角观察现实,以多元的手法讲述故事,为文学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与可能。

为了给青年文学作家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学习提升的机会、对接资源的渠道,本次圆桌论坛特别设立了名家进校园、主题采风等一系列关注青年创作、促进交流互鉴的环节,并发布“新力量再出发”文学新秀培养计划,激励青年文学作家创作出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精品佳作。

电视剧《归队》宣传海报。

针对电影拍摄,2024年吉林省多部门联合印发《吉林省推动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并专门编制《拍在吉林——影视剧拍摄服务指南》《促进吉林省纪录片发展的12条措施》等,整合了全省200余处特色取景地、400余张图片资料,覆盖红色、冰雪等多种题材,实现“一地多用”的资源高效利用,还上线同名小程序,方便剧组查询政策、对接需求。

作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长影80年积累的创作经验与人才资源,为电影新力量提供了“传帮带”的肥沃土壤;而吉林省全力推动长春市建设世界电影之都、创意设计中心,则为文学新力量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当电影与文学在黑土地上相遇,影文携手叠加地域特色,将持续转化出创新动能。

如今,两个论坛虽已闭幕,但文学与影视的碰撞才刚刚开始,期待优秀的“新力量”们创作出更多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精品佳作。

来源:新华网

初审:王伟光

复审:曲翱

终审:陈尤欣

相关知识

吉林新观察丨助力“新力量” 携手共繁荣——当电影与文学在黑土地相遇
彩练观察+|双“新力量”,吉林再出发!
亚新20年,电影新力量!秦海璐:亚新,会有下一个20年,甚至更多的20年
“戏剧新力量——首都民营剧团十年繁荣发展”研讨会在京举办
为祖国文学事业增添新力量——“港澳文学畅谈会”在京举行
“新浪潮与新力量:艺术电影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成都举办
快手深度合作茅盾文学周,短视频直播为文学繁荣注入新活力
“文学新浙派”发展研讨会举行:在召唤中求得文学新变
第十九届中国长春电影节|​8月28日至9月1日相约电影之都,共话光影未来!
西影建厂65周年|文学与影视“深情”交流 西部文学刊物影视改编联盟在西安成立

网址: 吉林新观察丨助力“新力量” 携手共繁荣——当电影与文学在黑土地相遇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2538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