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抹黑浊流!作家莫言以诗明志首回应:竖子嘲我不爱国?百死不改中国心

2025年9月8日总第1203期的《中国新闻周刊》杂志上,有一篇对于中国大陆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专访。

在其中,作家莫言提及了一首长诗中自陈心迹的诗句:

冰天雪地锻铮骨,百死不改中国心。竖子嘲我不爱国,吾爱国时句句火!高粱如炽血成河,一曲九儿泪滂沱。”

这首名为《我爱国时句句火》的长诗,在其新出版的书中,“被置于全书末篇,如压舱之石,压轴全书”。

与此诗在网络上的初次发表相比,莫言又增加了数十行,语气更为豪放洒脱:

斜儿笑我不敢言,吾敢言时天惊破。三十三日呕心血,二十万言蒜薹歌。丰乳肥臀示大爱,生死疲劳演大悲……后生切莫欺我老,踏山割云挥破刀。割来千尺七彩绸,裁成万件状元袍。”

莫言的这些诗句中,罕见的出现了蔑视之语——如“竖子”“斜儿”,对于这位向来低调的作家而言,这还是极少见的。

因为,近年来,一些以“流量爱国表演”为业的网络大V,更有这些大V背后的学习者、跟随者,在网络之上掀起了一股抹黑莫言的污流。

比如,现已因偷税被罚千万元后,人设形象彻底坍塌的“司马找不到北”——此君在莫言刚刚拿到中国大陆作家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后,曾公开给予了很高的赞语,可后来其风向大改、语风大变,反而成了“反莫言”中的一杆大旗。

像莫言受邀访日后,写了一篇随笔,就被“司马找不到北”批为“媚日”。

但颇为打脸的是,不久之后,“司马找不到北”自己也受邀访日,其与日本友人一起逛酒馆、喝花酒,且穿着日本传统的和服招摇过市;他还将图片与赞美文字发布于网上。

这岂不等于是“只许于力放火,不准莫言点灯”了?

而自称以“司马找不到北”为师的那位初中生——“毛星火”,眼见“流量表演爱国赛道”生意火热,其竟以作家莫言作为专业抹黑的对象。

“毛星火”更是挖空心思玩起了“到北京法院和检察院连续起诉莫言”的招术——虽然其起诉均被驳回,但也因此一举博出了点儿小名声,并从此几年来如一日,天天主要以发表诬蔑莫言的文字为生。

在“司马找不到北”、“毛星火”的影响下,下至一众无名之辈的自媒体小博主,上至浙江某大学退休教授,都把作家莫言当作了攻击对象,和赚取流量利益的一大“富矿”——形成了当下对于一位中国作家如此大面积、时间久、影响大的攻击事件。

事实上,这些人中,真的有人完整读过莫言的作品吗?他们的批评方式,基本上都是在寻章摘句、发挥想象、为我所用,而完全不问作品的整体和全部语境,因此得出片面和恶意的观点与结论,将莫言给抹黑成一位“政治不正确的中国作家”。

但是,无论是莫言刚刚获得诺奖时,国家最高层面发出的公开贺信;还是莫言此后成为中国作协副主席;以及莫言近两年来,在被网络抹黑到极致之下,他仍被国庆庆典邀请为贵宾;还包括多次官媒对其进行正式采访与宣传;以及莫言公益捐款达千万之多,都得到了官方媒体的正面宣传等来看,显然,这些抹黑莫言,并希望借助公权力打倒莫言的企图,已然成了一枕黄粱梦!

对于这些抹黑自己,甚至是不断进行人身攻击和诬蔑的言论、做法,莫言基本上一如其笔名,几乎从未针对于此公开回应过。

此前,有一次官媒采访莫言时,他在被问及于此时,也只是泛泛而谈道:

“别得诺奖了,你看老师多狼狈啊……我也相信,如果换上另外一个(中国)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下场’,也不会比我好到哪里去”。

“我现在期盼中国的第二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赶快出现,那个时候,我希望他/她能够得到的好评比我多,得到的差评比我少。”

莫言还称:“……尤其是对互联网时代的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了解了人的复杂性,人的可爱和可怕,人的高尚与卑鄙”。

“至于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就任人评说吧。而且我也坚信,对一个作家的评判,在当代,更在未来。”

作家,是以文字为枪,用“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方式与认知,来艺术的表达人生、社会和时代。

莫言这个年龄特征的中国作家,与共和国和人民一道,从困难时期走过,对于国家与人民的真实经历的艰难与光辉,都有着切肤之深的体验、体会与感悟。

而莫言又是学习借鉴了国外“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表现手法,其中的变异如同魔幻;冷静近于冷漠;客观近乎逼仄的表达效果,与国人向来接受的写作大相径庭,因此让国人甚感陌生,很多人不仅读不下去,更难言读出其中的三昧真味来!

所以,很多人就开始从零星语言的表象上找茬,近乎于用一种构陷的方式,大有要将莫言打倒、批臭之风回归的意图和架势了。

特别是对于莫言在获诺奖时,所言的“作家使命在于揭露黑暗”之观点,这些人以为这成了这位作家的一大死穴。

事实上,除了文学之外,我们用于歌颂的文字之方式、渠道、模式等,早就多得数不胜数,难道一位真正的作家及其作品,如果不以唱赞歌为主,而是着力于批评,就是罪过了吗?

事实上,就像一句名言所说:“批评,是一个人的另类赞美诗”——通过揭露、批判“恶之花”,其终极目的,仍是为了消灭罪恶,从而异曲同工地达到与赞扬真善美一样的效果。

当然,莫言作为一位功成名就、流芳于世的著名作家,且不言其文学成就到底能有多大,但其无论是作品,还是言行上,给予人们的艺术启迪、精神价值,其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做出的贡献,显然都永远是那些抹黑者所无法比拟。

或许,正是因为早已声名远扬,抑或是这位知名作家自身禀赋中的“莫言”之品格,他也一直未对早已构成人身攻击、名誉侵害的言行予以回应——这或许正应了那句话:只要看他们一眼,你就输了!

但这次,莫言通过其诗句,对于构陷攻击他的宵小之徒,给出了“竖子”“斜儿”之谓,一方面显见表达出自己的气愤,另一方面也看得出他对这些人的无比蔑视——特别是这一句“百死不改中国心”,更能折射出莫言对于祖国的深深之爱!

当莫言不会闭嘴,当作家可以自由创作,当文艺的天地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非只有“政治正确”的“大帽子”满天飞;更不再会被“流量表演艺术”行当中的“爱国生意”人任意抹黑之时,相信那一定会是中国文学、中国文艺之春真正到来、盛开和怒放之时……

相关知识

直面抹黑浊流!作家莫言以诗明志首回应:竖子嘲我不爱国?百死不改中国心
莫言,不端着
白三太爷誓死不当汉奸,以死明志
女人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以死明志
第一次以汉语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不是莫言,而是他
莫言讲了母亲捡麦穗的事,却被质疑抹黑中国,当代价值观都怎么了
莫言、梁晓声、刘震云一同亮相 对话基层作家
张明敏回应《我的中国心》歌词,洋装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莫言新小说《鳄鱼》引发争议:人性阴暗面描写太露骨 学者批“过度解构”
中听 | 不应过分追捧“莫言体”诗歌

网址: 直面抹黑浊流!作家莫言以诗明志首回应:竖子嘲我不爱国?百死不改中国心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2748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