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国:煨栗余香|名家阅读

作者:张富国

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九月,时年50岁的陆游在福州任职。国破家贫,那个潦倒时节,家里米瓮生尘,他只能独往山林捡拾野栗兜满布袍。灶冷无薪,只好效仿山野樵夫,石块垒灶,枯枝生火,炮栗而食。烟熏泪流中,他写下《夜食炒栗有感》,“齿根浮动叹吾衰,山栗炮燔疗夜饥。唤起少年京辇梦,和宁门外早朝来”。诗毕,他放声大笑:我放翁力主救国,却屡遭贬斥;如今潦倒到野人之境,仍能自得其乐,岂非天意?

秋雨绵绵,正展读兵书的陆游不禁打了寒噤。恍惚间,燔栗爆裂声化作疆场杀声。年轻时的陆游,担任军前参赞,亲赴陕西南郑前线,“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考察军事部署,督导士卒训练,巡查秦岭防务,他提出《平戎策》,主张“收复中原应先取陇右”,北伐抗金。1162年宋孝宗即位后,陆游连上十余篇奏疏,建议迁都建康(今南京)、整顿吏治、启用抗金将领等战略部署,展现了务实为民的担当。

焦壳在齿间迸裂,果仁滚烫落胃,似乎打通了当年“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赤心惟报国”的壮志,最能慰藉辘辘饥肠。陆游想起“漏舍待朝”时,候在临安皇宫北门和宁门外,常以煨栗充饥。是的,科举考试中遭遇秦桧阻挠,仕途受挫。好在命运总是眷顾准备充分的人。秦桧死后两年,皇帝赞誉他的直率,他逐渐接近朝廷的核心,甚至担任了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的高职。但因个人的正直,常与时局冲突,终未逃脱权谋的倾轧。如今,牙齿松动,充饥居然也成问题。

人生风风雨雨,随时可能遭遇凄凉与挑战。艰难时刻,心灵深处的温暖力量,常隐藏在日常点滴之中,如同一缕阳光穿透阴霾,会照亮前行的道路。那些煨栗的异香,看似微不足道,却能让他感受到人间的温情。栗子,南方的个大却质粗寡味,北方的形小味甘,烹饪时也常用来消除腥膻。故都汴京的栗子,小巧壳薄,炒熟后自动裂开,轻轻一捏,便能剥壳,内皮一下子就脱落了。“地炉燔栗美刍豢 , 石鼎烹茶当醪醴”,陆游轻呷几口清茶,佐以地炉燔栗,赛过大鱼大肉。无论何时,有煨栗,人生足矣!

那时,最懂风雅的宋人,常以煨栗作茶饮伴侣。从大宋皇帝御用的消夜果子合,到市井酒肆里的平民吃食,栗子相当火爆。“围棋饭后约,煨栗夜深邀”,文化大家黄庭坚也说,栗子丰富了宋人的夜宵生活。“梦中何许得嘉宾,对影胡床岸幅巾。石鼎烹茶火煨栗,主人坦率客情真”,陆游甚至连做梦,都在与朋友品茶食栗。

煨栗是味好东西,但陆游的心里何止只有栗子?在《老学庵笔记》中,他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故都李和炒栗,名闻四方。他人百计效之,终不可及。绍兴中,陈福公及钱上阁,出使虏庭,至燕山,忽有两人持炒栗各十裹来献,三节人亦各得一裹,自赞曰:‘李和儿也’,挥涕而去”。故都汴梁的李和,炒栗闻名四方,有人千方百计效仿,始终达不到他的水平。靖康之变后,许多汴梁人被掳至北京一带的燕山。得知南宋使者出使沦陷区,两个自称李和儿子的,敬献炒栗后,挥泪而别。

“李和儿”是谁?原来,家破业敝的李和子嗣,带着炒栗绝技流落燕山。献给故国使者的栗子,聚满统一祖国的热望。陆游晚年退居家乡,结庐为庵,取“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意,写成了笔记,记述平生亲历见闻,备受称赏。放翁所记,大多北宋亡国前及南渡之初的史事,沉痛苍凉。这则敌占区百姓献栗的故事,简言数语,怆然动人。

“雷公栗”是宋人另一个煨栗妙法。《山家清供》里,林洪提到,“只用一栗蘸油,一栗蘸水,置铁铫内,以四十七栗密覆其上,用炭火燃之,候雷声为度”,像今天的糖炒栗子。那时的文人,在书房里做“雷公栗”,以方便消夜。后来,有人用烧红的石块,灼烤带壳栗子,栗壳骤然爆裂,像极了雷电击中栗林、煨熟野栗的景象,焦香异常。雷公伟力,汲取天地之间的刚烈,成就了“雷公栗”。

千年轮转,秋风起时,犹闻栗香。陆游的煨栗,何止果腹之物?那是倔强灵魂的终生守望:燔一点星火,煨一分坚持,炮一声爆响,那份余香袅袅,永不冷却,世代相传。

(来源:《郑州日报》2025年9月18日)

相关知识

黄玉穰分栗壳开
记录“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成长故事报告文学作品近日出版
中国出版集团“阅读有温度:百位名家百日领读”活动正式启动
名家荐书24小时播不停,这场“马拉松”超80万人次阅读
有网友在富国岛偶遇正在健身的黄景瑜!
插花真美妙,手上余香缭绕!
徐·换身·城主·钰表示,我可是很记仇的 恩爱两不疑开播 张昊唯 马栗 两不疑
黄景瑜富国岛行疑似新恋情曝光,娱乐八卦热议中,《兰基》
咖啡的余香,散落在街头的风中,陪伴无声却深远
栗山千明 共演…

网址: 张富国:煨栗余香|名家阅读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2909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