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观潮 | 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以“和合”为舟,载文明互鉴远航

尼山晨钟唤醒千年文脉,圣城秋韵汇聚四海宾朋。9月27日至28日,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在济宁曲阜启幕,“大哉孔子 和合共生”的主题穿越时空,为当下世界递上一份源自东方的文明答卷,这场延续四十余年的文化盛典,正以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姿态,诠释着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生命力。

“大哉孔子”,彰显的是中华文化的深厚根基与思想力量。从曲阜主会场的公祭孔子大典,到浙江衢州分会场的共祭仪式,跨越千里的缅怀,印证着孔子思想穿越两千余年的生命力。这位东方先哲倡导的“和而不同”“天下为公”理念,历经四十年文化节的传承积淀,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第二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的颁发,更让“有教无类”的智慧转化为全球教育发展的实践力量。

“和合共生”,回应的是人类共同的时代命题。当今世界面临诸多挑战,而儒家“和而不同”的智慧恰是化解之道——正如《国语》所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差异中的和谐统一正是发展的源泉。文化节上,全球“云祭孔”以“主演播室+海内外直播点”形式联动40余家国内文庙与20余个海外站点,将“仁礼天下和合大同”的理念播撒四方;49个国家的青年学生齐聚圣城,亲身体悟“美美与共”的文明交响,这正是“协和万邦”理念的当代实践。

文化创新让传统智慧焕发新生。“跟着孔子研学游”推出的主题线路串联齐鲁文旅地标,让“仁智山水”可感可及;“我眼中的孔子”全球Z世代征集活动,用短视频让《论语》精髓“破圈出海”,从1984年“孔子诞辰故里游”到如今的“1+3+N”架构,文化节的成长轨迹,正是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缩影。

当杏坛弦歌与五洲和鸣共振,当传统智慧与现代文明交融,这场文化盛典早已超越庆典本身,“大哉孔子和合共生”的主题,不仅是文化自信的彰显,更是文明对话的邀约,在这片诞生了“四海之内皆兄弟”理念的土地上,东方智慧正为人类命运与共的未来,提供着温暖而坚定的指引。(评论员 戈梦寻 许耀)

相关知识

运河观潮 | 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以“和合”为舟,载文明互鉴远航
对话孔子、互鉴文明,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启幕
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9月27日启幕,看齐鲁大地不断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新高地”
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将迎36个国家和地区友人
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精心策划“1+5+N”活动体系,亮点提前看
崇德尚礼 文脉相承——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举行
宗教人士谈人类文明互鉴:和合包容为发展增添确定性
以时代之礼,迎世界之约
以雕塑创作促进中希文明交流互鉴
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仪式与演出融合 打造视听盛宴

网址: 运河观潮 | 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以“和合”为舟,载文明互鉴远航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3275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