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内8台俄罗斯大戏密集亮相,北京舞台搭起中俄文化对话的桥梁

《天鹅湖》浪漫唯美,《海盗》血脉偾张,10月11日至14日,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两台经典力作在北京圆满落幕。2024—2025年是“中俄文化年”,至11月9日,马林斯基剧院、艾夫曼芭蕾舞团两支极能代表俄罗斯艺术水准的艺术劲旅还将在国家大剧院带来6台大戏,以交响乐、歌剧、芭蕾多种艺术门类展现两国的文化对话与舞台情缘。

《天鹅湖》剧照

《海盗》剧照

紧随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将由指挥大师捷杰耶夫率领,再次返京。10月21日,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将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同台献声。上半场,钢琴家罗维将与乐团合作演绎钢琴协奏曲《黄河》,下半场,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与之呼应。这两部宏伟篇章分别以黄河的怒吼与列宁格勒的坚韧为意象,虽诞生于不同国度,却同样凝聚着民族精神,共同歌颂了人类在逆境中不屈的尊严与生命力。

10月22日,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合唱团将呈现普罗科菲耶夫《第三交响曲》与马勒《第三交响曲》。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以新颖的和声语言、复杂的节奏与强烈的戏剧性著称;“马勒三”则用六个乐章构建了从自然到哲思的宏大篇幅,捷杰耶夫对两部“第三”交响曲的架构和诠释将成为一大看点。10月23日,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合唱团继续登台,他们携手马林斯基剧院歌唱家,联袂北京爱乐合唱团,以音乐会版形式呈现柴科夫斯基歌剧《黑桃皇后》。1890年,《黑桃皇后》在马林斯基剧院完成世界首演,历经百余年,马林斯基剧院演出的版本仍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

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

将于10月25日至26日登台北京艺术中心的国家大剧院制作威尔第歌剧《奥赛罗》,将由捷杰耶夫挥棒,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现场演奏。这一版《奥赛罗》由著名意大利歌剧导演强卡洛·德·莫纳科执导,强卡洛继承父亲、传奇男高音马里奥·德·莫纳科的艺术血脉,在宏大场景中细腻展现奥赛罗、亚戈等人物复杂的性格转变。演出阵容方面,亚美尼亚功勋艺术家霍万涅斯·艾瓦江饰演奥赛罗,俄罗斯功勋艺术家阿尔宾娜·沙吉穆拉托娃、获得多项国际声乐大奖的伊琳娜·丘里洛娃共同饰演苔丝黛蒙娜,饰演反派亚戈的阿伦巴特尔·钢巴特尔是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金奖得主,并刚刚斩获2025年俄罗斯“歌剧之神”奖。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金郑建、关致京、扣京以及歌唱家王璟、梅杰、陈健等也将饰演重要角色,展现中国歌剧力量的国际水准。

《安娜·卡列尼娜》剧照资料

重新定义俄罗斯芭蕾当代形态的艾夫曼芭蕾舞团,将接棒马林斯基剧院继续。11月6日至9日,舞团将在北京艺术中心上演《安娜·卡列尼娜》与《卡拉马佐夫兄弟》。编舞大师鲍里斯·艾夫曼开创的“心理芭蕾”流派把舞者转化为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媒介,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艾夫曼以极具张力的肢体语言塑造了一场视觉诗歌,作品抛开了列夫·托尔斯泰小说中所有的故事副线,将重点集中在了安娜、卡列宁和沃伦斯基的爱情纠葛上,并用舞蹈语言勾勒了安娜·卡列尼娜的重生;《卡拉马佐夫兄弟》标志着“心理芭蕾”艺术的又一次深化与超越。艾夫曼锐利地聚焦于角色间的灵魂争斗与哲学拷问,这场关于信仰沦丧、理性挣扎与欲望奔涌的灵魂风暴,将借由舞者们充满张力的肢体语言外化为震撼的舞台意象。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高倩

相关知识

一个月内8台俄罗斯大戏密集亮相,北京舞台搭起中俄文化对话的桥梁
俄罗斯艺术家用画笔架起中俄交流桥梁
“中俄文化年”艺术展亮相北京民族文化宫
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文化与教育是连接俄中两国的“金桥”
“诗歌是沟通连接中俄文化的桥梁”
在外国舞台展现中华民族精神风骨,北京人艺话剧《张居正》赴俄演出
“青春之友·乐享未来”中俄青年音乐会在京成功举办
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暨“中俄文化年”艺术展开幕
“青春之友·乐享未来”中俄青年音乐会举行
“青春之友·乐享未来”中俄青年音乐会在京举行 用音乐见证友谊

网址: 一个月内8台俄罗斯大戏密集亮相,北京舞台搭起中俄文化对话的桥梁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53687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