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元宵】在成都,如何过一个蜀味十足的“资格”元宵节?
原标题:【画说元宵】在成都,如何过一个蜀味十足的“资格”元宵节?
如果说“腊八”拉开了过年的序幕,那么,元宵节将为春节画上圆满的句号。元宵节又称作上元节,堪称中国人自己的“狂欢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霄”,所以正月(十五)第一个月圆之夜就被称为“元宵”。
元宵节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至元明清三朝,随着外省移民先后迁入四川,五方杂厝,各地习俗相融相合,四川各地有了多种多样的元宵节活动。那么你知不知道,一个地道的“老成都”是咋个度过一个最具“蜀味”的“资格”元宵节?
1
制作与食用汤圆
民国《新修合川县志》记载:“是夜作汤圆,祭天地、祖宗后分食家人,取合家团圆之意,谓之元宵、汤圆。” 元宵节当天,制作与食用汤圆这一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最早,汤圆被称作“浮元子”,生意人美其名曰“元宝”。
家人闲坐,天上明月,碗里汤圆,食用汤圆有着团圆美满之意。
旧时成都,求子的妇女还会到别人家偷汤圆吃,以求顺利得子。
2
送年
按照传统说法,正月十五日为年节的最后一天。《成都市志·民俗方言志》记载,元宵节,成都有“送年”的习俗。
元宵当晚,吃过汤圆后,人们于房前焚香化纸敬祭神明,俗称“送年”。民国《新修合川县志》写道:“元宵具香烛、焚门钱,谓之送年。”
3
赏灯
南朝伊始,宫廷中就有正月十五祭祀、求福的礼仪活动。为祈求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和天下太平,张灯结彩的景况,开始从深宫禁苑走向民间。成都灯会久负盛名,青羊宫道灯、大慈寺水灯、昭觉寺佛灯都名著一时。清嘉庆《华阳县志》中曾这样描述正月十五的成都夜晚:“元宵夜市井祠庙,结棚张灯,光明如昼。”
张灯结彩,鼓乐歌舞,烘托出元宵节的热闹气氛,元宵节因此还有“灯节”之名。
4
耍龙灯
龙灯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唐·李延寿《北史》曾记述:“正月十五日,百姓大戏。”唐朝时期,燃灯、舞龙等活动,成为正月十五日的固定节目并流传下来。
清光绪《叙州府志》:“龙灯所至,悉以铁屑合火药实竹筒中燃之,铁花灿烂,光焰飞腾……”在成都,龙灯一般在正月初九出灯,十五日收龙,收龙日最为热闹。人们耍起龙灯,流光溢彩,祈盼新的一年有一个好兆头。
5
偷青
偷青,便是去盗取别人菜圃内的蔬菜。因菜色是青色,“青”又与“清”同音,所以旧时的人们认为,吃了偷来的青菜即可一年清洁平安。
6
迎紫姑
自南北朝以来,民间便有了迎祭紫姑之俗。古时每到元宵佳节,妇女们便会早早起来,用稻草扎制成真人大小的紫姑像,再用纸画出眉毛、眼睛、嘴。随后,把扎绘好的紫姑恭敬地立放在猪圈、厕所旁边设供,待到入夜时来迎接,以求保佑吉祥、赐安福。
7
游百病
旧时的元宵节,还流行“走百病”的活动。“走百病”,又称“游百病”,即节日里出游,以消除疾病的风俗。
据《成都市志·民俗方言志》记载,成都妇女会在元宵节后一天(正月十六)“游百病”,人们登上成都城墙,观望春野景色,再一次享受节日末的愉快。
有《正月十六游百病竹枝词》为证:“新年送罢觉无聊,转瞬良辰隔一宵。游病芙蓉城上去,人山人海路迢迢。”
漫画:杨仕成
策划:封面新闻微信团队
资料来源:成都方志微信公众号
往期推荐
《狂飙》剧组严正声明!
痛心!它突然离世!
热搜第一!微信“小号”真的来了!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请关 注 封面新闻视频号
编辑 李扬
责编 王萌
审核 梁波
点“在看”,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画说元宵】在成都,如何过一个蜀味十足的“资格”元宵节?
画说民俗|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送祝福,别只会说“元宵节快乐”了,记住20句祝福语,不俗套
画说民俗 |正月十四喝亮眼汤
今日元宵节!这些习俗和诗句,带孩子一起了解
今日迎来元宵节,月圆人团圆,好运连连!
元宵节|愿月圆人团圆,好运连连!
正月十五元宵节,19句不落俗的祝福文案,愿太平盛世,万家平安
网络中国节·元宵 | 观看多彩文艺演出 感受元宵佳节氛围
书香乐元宵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