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墙子路元宵花会重启,花会队伍绵延200多米
原标题:密云墙子路元宵花会重启,花会队伍绵延200多米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可心 和冠欣 通讯员 钱蕾
今天上午,一场热闹非凡的花会表演在密云区大城子镇墙子路村登场,演出队伍从村口广场走到村子中心的大戏楼,绵延200多米,为元宵佳节增添了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
上午10时,各档花会演出人员在村口集结,由“大筛”威武开路,随后各档花会依次登场。“小车会”演员根据鼓点和乐曲表演,带入故事情节,滑稽的肢体动作令人捧腹;“高跷”踏起秧歌步,扭摆身姿,载歌载舞;“大鼓”边击边行,响彻云霄;“中幡”以惊险动作贯穿演出,最为精彩,引来观众叫好声不断……村子里的男女老少均来围观,花会队伍绕着墙子路主街,经由大戏楼、三堂庙,直至墙子路检查站结束演出,所到之处无不喝彩阵阵,欢声笑语,让群众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据村史记载,墙子路花会起源于民国时期,村民为了敬神祈福而成立了“同意圣会”,其后数十年间几乎年年上演,很少间断,是当地百姓“闹元宵”不可或缺的一种民俗形式。花会直接产生于百姓的生产生活,是百姓对生活的艺术加工,代表着真情实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因此深受欢迎。这种群众自发的文化娱乐活动,参与演出的基本都是村民,观赏者往往也是表演者。
时隔三年“重启”花会,村民们早已满怀期待,过完春节,各档花会负责人就召集自己的队伍加紧操练。67岁的邓福金组织起大鼓表演,每天都坚持排练4个小时以上。他说:“家里和地里的活可以暂时放放,但排练得抓紧,花会活动在我们周围十里八村,可是一件大事!”
村民用行动表达着对传统花会的热爱,这也是当地传承不息的文化密码。今年,10余名青少年参与了“高跷”表演,利用寒假不断练习表演技巧,为花会注入新鲜血液,他们稚气未脱的面庞和矫健的身姿,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秧歌花会闹元宵 非遗展演庆新春
王鹤棣晒兰花图:本座说小兰花会回来就一定会回来
猜灯谜、蒸面灯、包汤圆.....一起欢乐迎元宵!
童书湃|闹元宵,花灯俏,了解传统元宵习俗可以读这些书
非遗展演 民俗盛宴
杨紫微博名改成古早网名 翟子路新网名直呼看不懂
天津:新春非遗大联欢
元宵佳节各地举办多种活动 热热闹闹过元宵
欧阳娜娜 翟子路
翟子路的女朋友 翟子路个人简介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