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学者从女子妆容说起
原标题:唐代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学者从女子妆容说起
盛世大唐屹立于当时世界的艺术文化之巅,可用“辉煌灿烂”来形容。伴随着《忆江南》优美的旋律,2月18日,行知读书会迎来了“盛世大唐”。歌曲《忆江南》词作者、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老师胡建君来到现场,通过日常的妆容、器物、香品等为读者徐徐展开一幅大唐画卷,看看当时的生活方式。
大唐的艺术,在建立规范的同时,又用天才纵意的才气来突破规范,恣意盎然。在胡建君看来,人物画亦是如此。从《洛神赋》到仕女图,丰肌硕体宛若大唐盛世,深入人心。 进入开元盛世之后,歌舞升平,出现了一大批以描绘贵族妇女生活为主题的“绮罗人物画”。这是仕女画的一种,女性须眉丰颊,体态肥硕,妆容别具特色。
其实,唐代女性化妆工序比现在更为复杂。当时女子化妆包括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化面靥、贴花钿、描斜红、点口脂等步骤。其中,胭脂有了便携式的新品种;对眉毛的崇拜达到顶峰;妆容、发髻、头饰,名目繁多。而唐代服饰,披帛、 绣罗、团花、抹胸、高腰、透视,元素众多,极具层次感,也体现了包容与自信。
“如今看来,或许艺术性就是唐人的生活,时代中的女性,总以神采和气度取胜。”胡建君表示,除了女子妆容、服饰值得研究,《捣练图》 中还出现了熨斗、月牙凳等纹饰曼妙的器物。借由上海博物馆“黑石号”沉船的器物展览,她分享了唐代同样婀娜的生活器具。
中国香文化萌发于先秦,初成于秦汉,成长于六朝,完备于隋唐,鼎盛于宋元,广行于明清。隋唐时期沉香大量从域外输入,沉香的薰燃流行。香料在唐人生活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香料的风气兴盛。在朝廷举行的各种仪式中,在庙宇寺观的各类活动中,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焚香和香料。唐朝贵族官僚对香料或香材的使用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奢侈无度。在唐朝社会中无论男女,都讲求名香薰衣,香汤沐浴,以至柳仲郢“衣不薰香”,竟被作为“以礼法自持”的证据。
“由香可知,唐朝文明之所以能取得空前绝后发展的原因,要归功于海陆路丝绸之路上的商贸往来以及与之伴生的文化交流。”胡建君也分享了今人日常可做的“取香之道”,现代人也可让美成为生活。
中国最早的纸,来自于东汉的蔡伦。唐人尝试用各种材料来造纸,据李肇《国史补》记载:“纸则有越之剡藤苔笺,蜀之麻面、屑末、滑石、金花、长麻、鱼子、十色笺,扬之六合笺,韶之竹笺。”
在唐代,纸的用途已从书写扩大到绘画、摹榻、拓印、裱褙与印刷等,甚至出现了最早的报纸“开元邸报”。民间则普遍流行互递名帖。唐代僧人甚至有不穿丝绸而穿纸衣的习惯。笺纸的制作和使用在文人墨客群体中大范围盛行,文人们缩小纸张的尺幅,用来书写诗词与书信,并把经过艺术加工美化的称为“笺纸”。自此,纸在文人手中,承续了最大的风雅,不负唐时诗人们的风起云涌。
讲座最后,主持人阎华说:“通过她的分享,看到真的是有人在这样生活着”。整场讲座不仅讲述了唐朝的生活方式,胡建君也分享了她作为现代人,如何带着这样的审美,在今天过着怎样的生活。
行知读书会由宝山区大场镇人民政府、阎华工作室、上海人民出版社市场部主办,每周六与读者相约。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唐代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学者从女子妆容说起
新晋诺奖作家安妮·埃尔诺的作品好在哪?译者、学者、作家从《悠悠岁月》说起
容昊真的只关心赤地女子的生死
赤地女子苦苦哀求容昊杀死自己求得解脱……
巩俐 具有独特的气质和美貌不需要很浓厚的妆容自带气场曾是圈内……
从《悠悠岁月》谈起,翻译家、学者共话诺奖作家安妮·埃尔诺
4位顶级流量明星,褪去妆容滤镜,肖战任嘉伦其实也很普通
萧亚轩43岁庆生照曝光 皮肤白皙妆容精致状态佳
李沁白色流苏连衣裙造型,妆容精致撩人,女人味十足
从绝世美人到平凡女人,张榕容四年间变化之大,每年以光速老去!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