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耘、王莉宁、李锦芳共话“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

原标题:曹志耘、王莉宁、李锦芳共话“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

2月26日,商务印书馆“涵芬书房名家系列讲座”开讲,第一讲主题为“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首席专家曹志耘先生围绕主题做了演讲,并与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王莉宁、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李锦芳就该话题开展对谈。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余桂林主持讲座。

讲座现场

“涵芬书房名家系列讲座”是商务印书馆借助历史陈列馆开馆之机而启动的知识性文化性普及性讲座。“涵芬”一词,源于当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时的藏书楼,被誉为“亚洲第一图书馆”的“东方图书馆”——“涵芬楼”,取“善本书香,知识芬芳”之意。为进一步服务读者,传播文化知识,商务印书馆邀请众多大家、名家,在商务印书馆历史陈列馆开启“涵芬书房”名家系列讲座,期待通过名家的讲座、专家的研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介海外新知,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推动全民阅读,让读者在知识芬芳、书香飘逸的氛围中,听名家讲座,与名家交流,读自己喜欢的书,感受文化的魅力。

当今,语言的消亡是个世界性的问题。曹志耘教授在讲座中通过数字论述了这一形势的严峻性:在国内,除汉语之外的128种语言中,有24种使用人口在千人以下,11种语言使用人口在百人以下。语言是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文化重要的载体。不少语言以及方言衰亡速度日益加快,珍贵的语言文化资源正在快速流失。如何及时有效地保存和保护语言文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93年就确定当年为“抢救濒危语言年”,中国教育部、国家语委在2015年联合下发《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通知》,决定自2015年起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

曹教授重点介绍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该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汉语方言调查、少数民族语言调查、文献典藏、采录展示平台建设等方面,以抢救、记录语言为核心,在全国共设立了1712个语保工程调查点,102个语言文化调查点,广泛收集记录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口头文化的实态语料,进行科学整理和加工,建成大规模、可持续增长的多媒体语言资源库,并开展语言资源保护研究工作,形成系统的基础性成果,进而进行深度开发应用,为我国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应用创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语保工程的指导下,大批学界专家走向田野,投身语言文化保护工作,他们记录着语言,拍摄着当地的特色文化,他们与时间赛跑,赶在消失前为它们留下自己的声音。

讲座之后,三位专家围绕保护语言文化的目标任务、机制理念、方式方法、难点困境、社会意义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他们一致认为,语言文化保护势在必行。要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第一时间记录、整理、加工实态语料,在汉语方言资源调查保存和少数民族语言资源调查保存两个项目的基础上完成所有语言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存储管理、整理分析和应用展示等方面的工作。在工作中,学者们采用了文字和音标记录、录音、摄像、照相等多种手段。除了传统的记音方法以外,还采用先进的录音设备和录音软件,以及方言科技产品、方言机器人、短视频手段等,对所有调查条目的说法进行录音。此外,还要对部分语言方言文化现象本身(例如婚礼、丧礼、春节、元宵节、民歌、曲艺、戏剧等)进行摄像,采用高像素专业相机,对所有调查条目的实物或活动进行拍照。

专家们提出,普通大众可以也已经是语言文化保护工作的参与者。比如,组织或者参与不同形式的语言文化活动,制作和宣传不同媒介形态的语言文化产品,推动语言文化资源应用到文化产业和乡村振兴事业当中。专家们特别强调,科学有效地保护语言文化资源,不仅有利于全面提升我国语言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水平,提高我国社会大众的文化自觉,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还能为科学制定和灵活调整语言政策,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发挥积极作用;更有利于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提供语言助力。

对谈过程中,三位专家分享了语言调查时的不少感人故事。为了完成调查工作,所有参与者不畏赤日之炎、寒风之凛,肩负各种器材,奔走于城乡郊野、大街小巷,记录即将消逝的乡音,捡拾散落的文化碎片。有时为了寻找一个旧凉亭,翻山越岭几十里路;有时为了拍摄丧葬场面,与送葬亲友一同跪拜;有人因山路湿滑而摔断肋骨,住院数月;有人因贵重设备被盗而失声痛哭……在面临各种困难的情况下,大家能够为了一个共同的使命,放下个人手头的事情,不辞辛劳,不计报酬,去做一项公益性的事业,让人为之感动。

据悉,作为“语保工程”的标志性成果,《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和《中国濒危语言志》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其中《中国语言文化典藏》第一批20册于2017年出版,第二批30册于2022年出版;《中国濒危语言志》第一批30册2019年出版,第二批20册预计2024年完成出版。

南都记者 黄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第一讲: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 | 涵芬书房名家系列讲座
七种语言演绎中国古诗词魅力无远弗届
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办剧院、做文化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诗意里感受古筝魅力,音乐中理解文化内涵
中国文艺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基地揭牌,各界学者共话中国当代文艺批评
第二届中华国术高峰学术论坛举办 体育专家共话国术文化
白族语言和文化研究,这本书给讲透了
顾春芳《敦煌灵犬》:写一本中国孩子爱看的敦煌主题童书
方山县举办“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书法美术作品展
歌唱家王莉、汤非联袂演绎歌曲《新征程》

网址: 曹志耘、王莉宁、李锦芳共话“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62567.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