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办剧院、做文化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原标题: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办剧院、做文化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7月26日,北京文化论坛“文化交流与合作分论坛”在北京举办。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出席本届论坛,并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他表示,北京是世界看中国的首要窗口,更是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平台,承载着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重要使命;而作为北京文化符号的国家大剧院,未来将继续坚持“引领、传承、创新、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精心打造“表演艺术平台、原创艺术平台、综合艺术展示平台、艺术普及教育平台、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数字文化平台”等六大平台,吸引和融合着世界各国各地区文化在这里相遇相知、共同繁荣。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十年有30余万艺术家走进国家大剧院
新京报:国家大剧院近些年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哪些工作?
王宁:这十多年间,有来自全球的上千家艺术院团、30余万艺术家登上了大剧院的舞台,绘就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艺术画卷。近年来,我们配合外交部、文化和旅游部接待了来自112个国家和地区的高访团组;精心服务主场外交,举办高规格、高层次的文化交流活动;承办中外建交纪念年、外国驻华使节招待会等大型外事活动;承办北京市友城品牌项目,成功打造了对外文化交流的大剧院样板。这些重大活动之所以在大剧院举办,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国家大剧院始终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推动古典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的交流融合。另一方面,国家大剧院坚持世界一流标准,着力打造国家级外事活动场所,完善国际语言环境,提升艺术殿堂氛围,不断增强专业化服务保障能力;同时,拉开剧院建设框架,在“一院三址”建设中,预留服务重大国事活动的功能,成为大国外交实践的重要承载地。
我们打造了自己的管弦乐团、合唱团、歌剧演员队、戏剧演员队和BDA青年舞团,每年都有多部新作品亮相舞台,目前我们的原创艺术作品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00部。这些作品中,有的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弘气象,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有的与国际顶级艺术机构联合制作,促进了中外艺术的交流融合;有的赴欧洲、亚洲巡演,展示“国家大剧院制作”水平,释放中国原创艺术魅力。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还曾多次代表国家赴欧美等地演出,用交响乐这一通用“语言”沟通世界,获得高度赞誉。我们坚持走国际路线,出访足迹遍布42个国家和地区的156家艺术机构,在国际舞台上彰显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自信。
创新是大剧院高效发展的密码
新京报:国家大剧院是如何保持住文化持续高质量输出能力的?
王宁: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是大剧院高效发展的基因密码。我们坚持以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艺术生产、运营模式、传播推广创新,不断打开国际交往新思路。我们创新演播模式,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的新业态。策划推出线上系列演出季,累计播出近140场,总点击量近40亿次,其中14场面向全球播出,覆盖六大洲168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创新技术手段,率先完成了5G信号铺设,成为全球首家5G信号全覆盖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我们拍摄制作了30余部舞台艺术电影,在行业内首次尝试8K+5G舞台艺术直播,效果震撼。我们创新传播渠道,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与国际或地区性知名主流媒体、艺术机构、电台等开展合作,注重海外落地和海外影响,提高对外传播效果。我们创新培育机制,开展“青年作曲家计划”,注重发掘、扶持全球青年艺术人才,为年轻艺术家成长提供平台,为新作品推广搭建舞台。
此外,我们还一直坚持开放发展,拓宽交流互鉴国际视野。国家大剧院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与130多个国家400多家国际艺术机构建立联系,与37个机构在交换演出资源、人才交流培养、国际电影展映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我们发起成立了世界剧院联盟,搭建规范性、深层次、常态化的多边交流平台,目前已有18个国家27家机构成为联盟成员。我们积极擘画行业发展蓝图,建立世界剧院北京论坛、世界交响乐北京论坛、台湖舞美国际论坛常态化交流机制,在联盟框架下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共享资源、共谋发展。我们依托联盟网站数字化、国际化、可视化平台,展播中国优秀剧目,与墨尔本交响乐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马德里皇家歌剧院等机构开展数字合作。我们充分发挥联盟“主心骨”作用,开展“云外事、云交往”,为推动行业复苏回暖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当前,我们正大力推动联盟登记注册工作,使之成为北京孵化的重要全球性文化艺术组织,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注入新动能。
“办剧院、做文化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新京报:未来国家大剧院怎样服务于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王宁:在这里,我有四点倡议。首先,我们仍聚焦城市定位,汲取发展动力。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的指引下,正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我们应当深耕首都文化沃土,广纳养分、积蓄动能。国家大剧院将立足首都定位,依托“一院三址”格局,创作更多“京风京韵”的优秀作品,向世界展示大国首都的文化底蕴和蓬勃朝气。
其次,我们继续对标国际水准,擦亮文化品牌。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走在时代前列,汇聚世界目光。我们应当坚定文化自信,在国际舞台上展现风采、绽放光芒。国家大剧院将坚持首善标准,在剧目创排、舞台呈现、殿堂经营等方面精益求精,持续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供给,将大剧院打造成世界人民向往的艺术殿堂。
我们还要坚持守正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当前,世界文化艺术行业艰难复苏。我们应当主动适应文化消费的新方式、大众审美的新需求和受众欣赏的新习惯,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国家大剧院将发扬首创精神,聚焦科技赋能,打造智慧剧院,常态化推出线上演出,搭建台湖舞美数字平台等资源共享平台,为艺术插上科技的翅膀。
我们还需要优化合作方式,拓宽交往半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我们应当打破机构间的藩篱,加强行业合作,尝试“跨圈”融合,实现共通共荣。国家大剧院将发挥首要作用,借助世界剧院联盟平台优势,办好三大论坛,吸引更多艺术院团和艺术家,聚焦中国,聚焦北京,到大剧院演出交流,进一步扩大北京朋友圈,展现首都国际范儿。
最后我想说,办剧院、做文化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潜移默化的浸润,需要水滴石穿的坚持,不能急功近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蹄疾步稳、负重前行,扎扎实实推动国家大剧院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为促进全球文化交流合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周怀宗
编辑 唐峥 校对 付春愔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国家大剧院发文追忆任鸣导演:愿一路走好
奇幻音乐剧《鹤之爱》亮相国家大剧院台湖剧场首演
国家大剧院周六上线墨尔本交响乐团音乐会,新京报全程直播
4个特色篇章展示120余件作品
致敬建设自贸港的平凡英雄,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原创音乐剧《故乡之南》七月倾情上演
关于易烊千玺考编的所有疑问及解答
北京人艺70周年|莫言:称我“一个写剧本的人”,此生圆满
新编现代京剧《石评梅》 程腔新韵讲红色爱情
北京人艺举行任鸣追思会!濮存昕、吴刚等人致辞,冯远征泪洒现场
北京人艺院长任鸣英年早逝,想拍100部话剧,在人艺看大门也愿意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