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葛亮《燕食记》:借美食跌宕故事,述百年社会变迁
原标题:专家热议葛亮《燕食记》:借美食跌宕故事,述百年社会变迁
2月25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广东省作协、《文艺报》社共同主办的葛亮长篇小说《燕食记》研讨会在京举行。《文艺报》社总编辑梁鸿鹰、副总编辑刘颋,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副总编辑赵萍,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党组成员、秘书长刘春,创研部主任周西篱、办公室主任陈蕾等主办方代表,李一鸣、何向阳、潘凯雄、孟繁华、彭学明、李晓东、王军、李朝全、程光炜、张志忠、贺仲明、刘琼、张莉、刘大先、张晓琴、王国平、岳雯、饶翔、丛治辰、李蔚超、傅逸尘、徐晨亮等专家学者及本书作者葛亮参加研讨。会议由梁鸿鹰主持。
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
张培忠表示,《燕食记》是葛亮继长篇小说《朱雀》《北鸢》之后,书写中国近现代历史主题“中国三部曲”系列的收官之作,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界推动人文湾区建设的重要成果。葛亮以大湾区作家的特殊身份和独特视角,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湾区题材进行文学创作,充分展示了湾区作家、广东作家讲好中国故事、书写人文史诗的情怀和初心。《燕食记》聚焦大湾区的前世今生,从历史沧桑之处落笔,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学的艺术传统,揭示百年岭南社会变迁的精神秘史和民族复兴的心灵密码,在虚构的框架下写实,在真实的基础上传奇,具备了充沛的文学价值、哲学价值、社会价值和史传价值,既是传统世情小说在当代的探索之作,也是融合湾区多样文化的开卷之作,为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崭新范例。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
臧永清谈到,葛亮是“70后”作家中的重要代表,他的写作淡笔浓情、清新雅正,致力于在古典与现代、历史与当下间探寻中国人的精神脉络,有着鲜明独特的美学风格。《燕食记》是葛亮创作美学的集大成之作,笔触细腻温润、醇厚隽永,以岭南饮食文化的发展脉络为背景,以荣贻生、陈五举师徒二人的传奇身世及薪火存续为线索,借美食的跌宕故事,生动描摹出中国近百年社会变迁、世态人情的雄浑画卷,堪称是一部“岭南梦华录”,既是葛亮创作上的重大突破,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次重要收获。这是一部可以持续带给读者知识增量和审美愉悦的小说,是一部常读常新的精品佳作。
《燕食记》研讨会现场
与会专家认为,《燕食记》以南中国的饮食传统为切入点,生动描摹出中国近代百年的社会变迁、世事人情、众生百态,既有对岭南风物朴素而惊艳的描写,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与理解,不仅是一部岭南饮食流变史,更是一部中国人的精神旅途史。作者不满足于简单叙述饮食文化,而是深入探寻其背后内在的文化底蕴,具有非常辽阔的历史视野和文化视野,一点一滴、一瓢一箪搭建出近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图景,展现了独属于中国人的生动气韵。
作家葛亮
谈及自己的创作经验,葛亮表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每个文学创作者都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而岭南人文质地中天然的现代性恰恰与传统文化之间构成了美妙的对位。讲好粤港故事、岭南故事,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在长时间的采风和创作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常与变既是时间的哲学,更是成熟的文化形态的辩证之道。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畏变革并且拥抱变革的,这变革中带有惜旧而布新的赤诚,也包含着和而不同的胸怀,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持活力的重要推动力量。”
南都记者 黄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作家葛亮:以《燕食记》写出岭南地区鲜明的文化气象
【青听·非凡十年】葛亮:以人间烟火知著于历史
葛亮:饮食是可复刻的文化密码,与记忆和历史相连 | 文艺青年的101种活法No.38
蔡东葛亮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
弘扬传统文化 四川省文化馆非遗专家亮绝活
四年亮一次 东阳百年堂灯璀璨迎元宵
一本书了解中国古代的节庆与歌谣 | 面世百年,久负盛名
专家热议魏微新作《烟霞里》:拓展了广东女性文学的艺术疆域
葛斯齐喊话张兰否认收钱编故事 称年底前公布证据
曝陈乔恩烟瘾大!酒店房间内满地烟头太难打扫,引起网友热议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