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爱用成语是毛病吗?汪曾祺600字说个通透
原标题:写作爱用成语是毛病吗?汪曾祺600字说个通透
Photo by Edward Jenner
最近有作者找我吐槽,说自小写东西爱用成语,在学校都是顶着赞誉过来的,老师夸,家长夸,小伙伴夸,称他肚子里有墨水。
但真的以字谋生了,社会的毒打就来了——前辈和同行都不买账,觉得既迂腐又炫技,有点像晒“茴”字写法的孔乙己。
这下把他整不会了。成语这东西,到底该多用还是少用,又该怎么用呢?
这个问题汪曾祺专门谈过,篇幅很短,也就600字,但胜在通透,也启发我换个角度来理解。
成语无论结构还是意义都已固定,相当于预制好的语言模板。做过PPT的都知道,模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用成语就是“套模板”,可大致分两种情况来处理:
1、若要细致、独特的笔触,例如描写,不用。
2、若要凝练、高效表达,例如叙述,可少量用。
汪曾祺(右)与出版家范用
文 | 汪曾祺
春节前与林斤澜同去看沈从文先生。座间谈起一位青年作家的小说,沈先生说:“他爱用成语写景,这不行。写景不能用成语。”这真是一针见血的经验之谈。写景是为了写人,不能一般化。必须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这样才能为人物设置一个特殊的环境,使读者能感触到人物所生存的世界。用成语写景,必然是似是而非,模模糊糊,因而也就是可有可无,衬托不出人物。《西游记》爱写景,常于“但见”之后,写一段骈四俪六的通俗小赋,对仗工整,声调铿锵,但多是“四时不谢之花,八节常春之草”一类的陈词套语,读者看到这里大都跳了过去,因为没有特点。
由沈先生的话使我联带想到,不但写景,就是描写人物,也不宜多用成语。旧小说多用成语描写人物的外貌,如“面如重枣”、“面如锅底”、“豹头环眼”、“虎背熊腰”,给人的印象是“差不多”。评书里有许多“赞”,如“美人赞”,无非是“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刘金定是这样,樊梨花也是这样。《红楼梦》写凤姐极生动,但多于其口角言谈,声音笑貌中得之,至于写她出场时的“亮相”,说她“两弯柳叶吊梢眉,一双丹凤三角眼”,形象实在不大美,也不准确,就是因为受了评书的“赞”的影响,用了成语。
看来凡属描写,无论写景写人,都不宜用成语。
至于叙述语言,则不妨适当地使用一点成语。盖叙述是交代过程,来龙去脉,读者可能想见,稍用成语,能够节省笔墨。但也不宜多用。满篇都是成语,容易有市井气,有伤文体的庄重。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众所周知,沈腾马丽是个成语
秋天,该用什么成语来描绘你?
成语辨析:“仗义执言”,还是“仗义直言”?
汪曾祺《人间草木》:以俗为雅,语淡情深,一株“巴根草”话乡愁
在汪曾祺家里吃饭
成语“一板一眼”中的“眼”其实指的是什么?蚂蚁庄园今日答案
我说个比喻
成语“望穿秋水”中的“秋水”指的是什么?蚂蚁庄园小知识
夏至占据几个“之最”?哪些成语和夏至有关?
林心如怼网友,姐真的是不惯毛病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8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41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97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