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创”丽人行|一口非遗一口甜,用蜜糖作画的“人间美好”
原标题:“两创”丽人行|一口非遗一口甜,用蜜糖作画的“人间美好”
【编者按】文化“两创”看非遗,巾帼璀璨绽芳华。非遗传承,她们有担当;非遗传承,她们在行动!为展现非遗传承中的“她”力量,恰值第113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鲁网推出“'两创’丽人行”专栏。大家一同来领略文化“两创”工作中的“她”力量、“她”风彩吧!
手执一勺,勺内盛满糖浆,阳光下糖浆似闪金光,手艺人手腕轻轻抖动,似名家大师般沉着,不一会儿,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糖画便呈现出来。同时,勺内的“甜蜜乾坤”,也抓住了你的心……
它就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糖画。根据史料记载,糖画起源于明代,盛行于清朝,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在民间,糖画俗称“倒糖人儿”、“倒糖饼儿”或“糖灯影儿”。它既有美术的可观赏性,又有食物的诱人香味,因地域不同,糖画的表现形式分为平面糖画与立体糖画两种,同时,糖画业内素有“南切片,北线条”的说法。
在大济南,也有这样一位非遗传承人。她,是曾庆玉,历城区传统吹糖人制作技艺非遗项目传承人,是与糖画作伴了数十年的手艺人。
说起于糖画结缘,曾庆玉说,她师承父亲,而父亲的父亲,也是糖画手艺人。她说,小时候,每次父亲出门摆摊,都要骑着自行车载着几十斤重的糖画“设备”,一走就是半年。因为手艺好,曾庆玉父亲的糖画非常受欢迎,赚的钱足够养家,但因为父亲认为自己是个沿街叫卖的“下九流”,从不在家门口画糖画,也不让自己的六个子女继承衣钵。但曾庆玉却早已耳濡目染,深深爱上了这门手艺。
“你看我这食指,到现在都没长出指纹。”曾庆玉伸出右手说。她六岁那年,一次因为偷学糖画被父亲发现,父亲一怒之下就将她的食指按进滚热的糖浆中。她的食指立刻被烫出水泡,但她不敢大声哭。几天后,水泡带着死皮一起掉了,她的指纹也随着水泡一起“消失了”。
“水泡事件”并没有打消她学糖画的信心,手伤痊愈后,她仍偷偷学艺。趁着父亲熄灭灶火,她就偷溜进厨房,舀起尚有余温的糖浆偷偷练习。这一次,父亲没有再阻止她,而是默许她学,并渐渐带着她一块儿出摊画糖画。
然而岁月不居,后来曾庆玉迫于生活,不得不离开她喜爱的糖画十余年。一次偶然间,已经成为一名幼师的曾庆玉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糖画,她就萌生了开展特色课堂的的想法。不久,她在园内就成立了曾庆玉工作室专门负责糖画教学,为了让糖浆更有营养,她在原有熬制糖浆的原料中,又加入了蜂蜜、冰糖,让孩子们既能感受非遗传承的魅力又能吃好。
在一次外出交流时,曾庆玉照例展示她的糖画,一位女士走过来对她说:“你画的很好,但是手艺太老了,现在都流行刮片糖画。”这句话在曾庆玉的心中深深地种下了种子,她发誓一定要学会刮片糖画。同时她也意识到,要想让传统糖画“活下去”只有不断创新才行。她遍寻名师,终于学会了立体糖画的做法,这让她非常有成就感。
正是凭着这股子不服输的精神,曾庆玉画出了一副又一副精致的糖画,她的作品:《迈向新生活》《关公》等被济南市历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藏。随后,她又将曾经在打工过程中学习的面点手艺融合进手工中,她所做的面塑作品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问及未来打算,曾庆玉说:“作为第三代非遗传承人,我就有责任和义务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希望以后自己能成立个人工作室,让更多的人学会糖画,让大家都成为非遗传承人!”
来源:鲁网
记者:韩黟瞳 实习记者:任玉 编辑:庞燕蕾柠
校对:范金鑫 审核:罗燕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两创”丽人行|一口非遗一口甜,用蜜糖作画的“人间美好”
文化“两创”非遗“说”:有历史、有惊艳
文化“两创”非遗“说”:“活”起来,“火”起来
高手在村里,非遗传承人用胡麻饼,在空中抛出“村晚”两字!
非遗 | 非遗空间让非遗接地气、聚人气
用非遗技艺助力乡村振兴
人民艺起评:《新生万物》用现代镜头立体呈现“非遗”文化
去同事家串门同事孩子一口流利的河南话笑死个人
创新,解锁非遗“破圈”密码
颖儿一口饭没吃,只顾着哄女儿,对面的婆婆无动于衷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