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汪万福:建设“不可移动文物有害生物防控 研究科研平台”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汪万福:建设“不可移动文物有害生物防控 研究科研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3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敦煌莫高窟壁画、彩塑保护研究,在古代壁画保护修复、文化遗产的生物退化与防护、敦煌莫高窟区域风沙环境综合治理及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管理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我国文物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由于历史跨度时间长、材质多样、保存环境复杂等特殊性,不可移动文物不同程度地遭受着劣化破坏。”汪万福说。
随着文物保护研究的深入,汪万福了解到,生物因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对不可移动文物的损害现象逐渐凸显,已成为当前威胁文物长久保存和展示利用的主要问题之一,如植物借助根系生长和膨大产生的机械外力,破坏土长城结构的稳定性,根表分泌的酸性物质对文物表面产生腐蚀作用,动物在文物本体上营巢、繁殖、啃食、排泄等行为对文物的长久保存造成了巨大威胁,细菌、真菌、古菌及地衣等微生物降低文物的美学价值,破坏文物的微观结构,造成文物基质的劣化降解。
“长期以来,受文物生物病害基础信息数据匮乏、生物病害成因机制认知不足、新型分析与生物防控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应用滞后等影响,不可移动文物生物防控面临着基础研究薄弱、科技支撑不足、高水平研究人才欠缺等瓶颈,制约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整体发展。”汪万福坦言,加强不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和有害生物防控研究,提升生物病害监测与风险管理水平,减轻生物因素对文物的进一步破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建设不可移动文物有害生物防控研究科研平台迫在眉睫。
汪万福介绍,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简称西北研究院)是我国专门从事高寒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重大工程研究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其主要研究领域均处于国内引领地位,为解决国家西北地区在生态、环境、资源等领域的重大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
“依托西北研究院建立的甘肃省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关注中国西部特有的极端环境,以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及其适应机制研究、特殊功能微生物的研发及试验示范、石质文物微生物病害防治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汪万福说,近年来,通过对河西走廊戈壁及石窟文物中的石生微生物研究,揭示了石生微生物的定殖规律及驱动机制,阐明了典型石窟文物微生物的多样性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区域内石窟文物微生物病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借鉴。
为此,汪万福建议依托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联合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等,以不可移动文物有害生物防控的基础科学与应用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以石窟寺、壁画、古文化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等文物中生物类群及病害现状监测、生物损害文物机制研究、文物本体生物病害评估、动物防控、植物抑制及微生物防治新材料与新技术研发等为主要研究内容,汇聚我国文物保护优质资源,组建以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及文物保护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不可移动文物有害生物防控研究科研平台,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现文物的长久保存和永续利用。
内容来源:国家文物局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全国人大代表汪万福:建设“不可移动文物有害生物防控 研究科研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杭侃:加强文化遗产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
全国政协委员马萧林:加强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和应急能力提升
国家文物局:今年继续做好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
刚刚,公安局长因疫情防控不力被停职
故宫博物院建设北院区,“宫院分离”话题再起
关于做好2022年秋季开学疫情防控的温馨提示
全国人大代表阎美蓉:建议整顿短视频平台,推进全民阅读
舞台艺术让文物“活”起来
听取近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