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漫读|莫道明月清淡,莫让书窗清冷
原标题:正观漫读|莫道明月清淡,莫让书窗清冷
正观漫读|莫道明月清淡,莫让书窗清冷
点击收听音频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再次读到余光中的诗《独白》,已经人到中年,却发现属于我们的时光,早就像月色一般暗自流淌,只是我们,已不再是原来的模样。
是啊,千古江山不改色,只是白了少年头。唯有大唐诗仙李白头上的那轮《关山月》,和他被传承下来的《静夜思》一样,千百年来,从未衰竭:“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在如今这个已经很少有闲人有闲情读闲书的年代里,忘却经营生计,只求心与书通者,想必少之又少了,因而很难再有“爱花春起早,读书夜眠迟”的雅趣,也就不再有“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星”的情致了。
不过,我想,窗外月清如水,室内灯影似梦,又何尝不是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绝妙写照呢? 记得前些年,我在《床前明月枕边书》一文的末尾,便曾这么感慨过:“正是有了书,才让我对生活有了实在的感觉。尤其是夜半惊梦,独衾难眠,望望天上的月亮,看看床前的书本,我的心里总是感到填得满满的。是啊,在这没有空虚的时刻,举头望明月,低头闻书香,一切都是那样的美丽,一切都是那样的安详。”
遗憾的是,这样的美丽与安详,似乎已被电话铃声与汽车笛声的混合鸣响刺破,被霓虹灯光与白炽灯光的交相辉映戳穿,让人难以体会到读闲书、闲读书、读书闲的些许快意与半点温馨了。
这正如一位名叫葛兆光的老先生所感怀与追忆的那样:“都市的灯光早已把明月挤成了昏黄的一片,遥遥地挂在天边。印刷体加洋装封皮也不像线装书一样可以握成一卷,更不像线装书那样容易抚慰焦躁的心境,不拿笔记本与卡片纸是不能记忆这纸上的意思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法在今天大概是考不中文凭的,换作了今天,他一样只能在灯下操起放大镜一字一字地寻章摘句。”
曾几何时,一夜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怡然自乐,化作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怅然若失,怎么能够让人忘却尘世的疲惫与心灵的困惑呢?尤其是埋首陋室,独对孤灯,想起宋代诗人刘子翚的两句诗“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时,又是怎样的一种怆然?
其实,夜深人静时,仅有月光还是不够的,那样或许过于孤寂了,还必须有裹上了秋风韵味,染上了草木清香的虫鸣。丝丝虫鸣与缕缕书香在秋天里的月光下相遇,书中的那些个文字,陡然间生出了一股温暖的熨帖,人物愈发饱满,故事愈加生动。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读书人那颗原本善感而柔软的心,也因此变得轻盈而又丰富起来,继而有了如月光洗过一般的明亮与清澄。
最好的虫鸣,当数蟋蟀了。《诗经·七月》有云:“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蟋蟀之声,异于蝉鸣,不似秋蝉的鸣唱高声悲切,凄婉断肠,而是带着古老的月光和书香,声声低吟,阵阵浅唱。在这样的情景与氛围里读书,既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更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欣喜若狂,于是乎,读书之人便在那些悠远往事里,那些沧桑风情中,读懂了景、读懂了情、读懂了人、读懂了心……
赏月应有知月心,读书还待苦沉吟。一个能够读懂月光的人,想必在他的灵魂深处,一定是书香四溢,生动有趣的吧!这亦诚如《傅雷家书》所言:世间万千浪漫,唯书香与月光不可辜负。
但愿清淡明月,依旧来照书窗,给漫把诗书、挑灯夜读的人儿,投下一片寂寞的安宁,映出一抹孤独的身影……
(作者系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主播 连晓东 制作 王宜谦)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美文悦读】王清铭:书窗上的那轮明月
正观漫读|心有闲情一身轻
正观漫读|别让怨恨扎根
正观漫读|留有余地
正观漫读|难过的时候
正观漫读|向日葵花园
正观漫读|无用之用
正观漫读|越过越好的家庭,都有这4个特点
正观漫读|胸怀谦卑之心
正观漫读|愿你遇见闪闪发光的自己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