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家荣谈大江健三郎:一个正义、激愤、深邃的创作者

原标题:竺家荣谈大江健三郎:一个正义、激愤、深邃的创作者

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于当地时间3月3日去世,享年88岁。

大江健三郎 视觉中国 资料图

小说之外,大江健三郎的随笔散文集也受到关注。2021年,他的四本随笔散文重版推出。

其中,《康复的家庭》聚焦于大江健三郎与唐氏综合征孩子的故事,作品以残疾孩子光为中心,日常生活自作者笔下缓缓流出,光的智力障碍常使作者感到苦恼,但光的天真又时时给家庭带来感动;《宽松的纽带》是《康复的家庭》的姊妹篇。光患有智力障碍,但极具音乐天赋,音符成为他与世界沟通的方式和存在的凭借。面对光,作者和家人有过苦恼,但在经历了长期的共同生活之后,一家人也和光一起完成了心灵的成长和精神的解压。

《在自己的树下》是大江健三郎的自传性随笔集,是作者第一次为孩子们写的书:年幼时奇特的生命经历,母亲关于再生的讲述,祖母口中“自己的树”的故事,对战争创伤的亲身体验与深刻反省,森林中的小海豹,一百年的孩子,连接过去和未来……大江健三郎说,当他渐入老境,总期望能在“自己的树”下与过去的自己相逢。《致新人》中,大江健三郎向青少年剖析自己的人生想法,与成长中的新人分享历经世事的成人经验,比如如何锻炼不说谎的能力、人生习惯的养成、阅读的方法和乐趣等等。

这四本书的译者、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竺家荣介绍,大江健三郎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在中国的知名度、他的作品在中国的推广度却并不算高。竺家荣认为这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但主要原因是大江健三郎的学养特别深厚,知识面特别丰富,读者很难达到他的深度。

关于这四本随笔集,竺家荣介绍,“随笔里生活气息很浓,一般会被认为是比较简单的一种体裁,但他的作品中典故特别多。大江健三郎的作品虽然有故事情节,但让人读完以后又似懂非懂,看了以后觉得它寓意很深。大江健三郎喜欢欧美的一些现代派作家,还经常在作品中引用欧美的诗歌。”竺家荣谈道,她在翻译的时候都觉得很费劲,得查好多东西,都看不懂,如果读者没有相关的底子,相关的文学背景,就会很难接近,很难亲近他的作品。

竺家荣最早是2007年开始翻译大江健三郎的作品,一共翻译了4本随笔,这些随笔集之前分散在不同的出版社,近两年集中到一起出版。竺家荣对于这一出版过程谈道,翻译得很不容易,中间也有别人在翻译,版权在不断变化。“但在翻译的过程中最困难的还是作品中的这些知识点,要为读者进行解释,做一些注释,更要充分地理解作品,把句子能够翻译得深入浅出,让大家能看得明白。”

“大江健三郎的句式比较有特点,比较长,比较拗,他个人的表达和平时正常说话不一样,又加上文学语言,又加上他的个人风格。翻译的时候这话我得先弄顺了,然后再甚至给它分成几节,琢磨透了才能给它翻译过来,要不然翻译过来别人也是半天看不懂。他的语言上是有特点的虽然有些晦涩冗长,但是这就是他的风格。”竺家荣介绍。

竺家荣认为,作为译者,对于翻译作品有两种观点,一种重视原文,他是什么样,就让读者接触到它本来的样子,还有一种是翻译成本地风格,本土化,让大家都能看懂,这样的话势必要改变原来的风格。在翻译的时候,竺家荣选择了综合性的译法,既保留作品原来的风格,但是又尽量让大家看懂,特别是在翻译大江健三郎的作品时,翻译起来就琢磨得比较费劲了。原文的话又要让大家明白,但又不能给人家改变,有时较真的把每个词都罗列出来,觉得表达上就特别艰深,有时虽然他表达得很明白,但还是因为背景很深,所以还是理解不了。“但是要从经典上来说,他的作品肯定是值得推荐的,他是有水平的,是非常了不起的。”

竺家荣认为,中国人接受大江健三郎那些偏欧美风格的作品更为困难,那些作品不是典型的日本文学里那种很清淡的、抒情的风格,大江健三郎的作品有时是要讲一些故事的,有政治性的意义的东西比较多,也很善于用各种比喻,作品非常地现代。

“他的故事需要有人给读者讲明白,要不然就看不懂,在国内可能计划出了几次,恐怕出版社也不太愿意接,卖得不是那么好,出版社不好找。”竺家荣坦言。

大江健三郎对鲁迅非常熟悉。有一次讲演,他就引用了鲁迅的名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虽然在作品中我还真没有看到涉及鲁迅太多的地方,他的确是在一些讲演中对鲁迅讲得多一些,大江健三郎的母亲受中国现代文学影响,他就从他母亲那里读了很多鲁迅的作品。”

在翻译大江健三郎的作品时,竺家荣对于其性格介绍道:“他很正义、很叛逆,对一些封建的,资本主义的事情非常反感,他认为应该是众生平等,应该尊重各民族的利益,比如说少数民族,比如说某一个国家是小国,它是一个落后的部落,也要尊重他们的生活习俗,他后来有些作品写这一些比较多,他认为即使是我们看来很落后的那种习俗也要尊重,不能以自己的文化来取代其他的文化。”

他的作品是反侵略的,反军国主义的,“他对日本政府的撒谎,对日本发动战争的行为是很批判的,他反对战争,对中国人民也比较友好,是一个很不错的老先生,在我心里印象是很不错的,很有才学,很有才华,很努力,很崇尚民主自由。他受西方进步思想的影响,希望众人类都是平等的,不要战争,要和平。”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竺家荣谈大江健三郎:一个正义、激愤、深邃的创作者
毛丹青:在大江健三郎身上可以看到一个文学家的脉络
止庵谈大江健三郎:极度内省而痛苦的写作者
大江健三郎去世
莫言拿诺贝尔文学奖,大江健三郎曾有预言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去世 ,生前访华曾“向鲁迅求救”
日本文学家大江健三郎去世 终年88岁
莫言:大江健三郎毫无疑问是我的老师
日本文学家大江健三郎去世 享年88岁
大江健三郎去世,“对中国最友好的日本作家”走了 | 新京报快评

网址: 竺家荣谈大江健三郎:一个正义、激愤、深邃的创作者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6750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