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随讲诗:猎马带禽归有生的色彩,王维四句不如王绩一句

原标题:顾随讲诗:猎马带禽归有生的色彩,王维四句不如王绩一句

前言

前面写的《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太诗味的诗人有什么缺点?》中,提到顾随说陈与义诗中“生的色彩”比较少。顾随认为,曹操、陶渊明的古体诗中,杜甫的近体诗中,生的色彩多。

在《顾随评唐宋诗》中,其评价王绩的《野望》和杜审言的《早春游望》时,也提到了生的色彩。并且把王维作为反面案例,评价《观猎》中的四句不如王绩一句诗。

一、生的色彩: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是隋末唐初的著名诗人,人称斗酒学士。他是大儒王通的弟弟,王通有个著名的孙子王勃。可见,这个写出《滕王阁序》的王勃也是有家学渊源的。

王绩是唐朝早期的近体诗代表诗人,提到王绩自然要提到他的《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写物即写其心

颔联写景物,顾随评价说: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是内外如一,写物即写其心,寂寞、悲哀、凄凉、跳动的心。若但曰“树树秋色,山山落晖”,便死板了

诗人加了一个皆、唯,萧瑟的秋色与落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楚。

看过老街前面文章《故国犹兵马,他乡亦鼓鼙,为何用副词胜于用动词?》的朋友,知道皆、唯,都是副词,在这里起到动词的作用,作谓语使用。

2、生的色彩

顾随认为颈联两句有生的色彩: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是生的色彩,若只有颈联牧人驱犊、猎马带禽,也死板了。 此二句是“事“,既曰事,自有生、有人。

在评价陈与义时,顾随认为其技巧太成熟,所以“生的色彩”不浓厚、不生动、不鲜明。

诗中生的色彩,老街感觉类似于王国维的有我之境。驱犊、带禽也是动作,但是返、归有了诗人的心理判断, 内心与外物相互融合。

二、生的色彩: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比起王绩来,杜审言有个更了不起的孙子:诗圣杜甫。杜审言的代表作是这首《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关于这首诗,顾随的评价是:

全首只这二句好。

哪二句呢?即颔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顾随认为:

二句是生的色彩、力的表现,遮天盖地而来,而又真自在。

在评价“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时,顾随说王绩与牧童猎人同情,可以看出诗人的自在。那么杜审言的这两句诗,其自在,或许反映出物我合一的特点。

这种心、物相互融合的诗,顾随认为有生的色彩。受到批评的,则有下面王维的这首名作。

三、王维四句不如王绩一句

王维的五律《观猎》诗云: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顾随认为,王维这首诗的前4句,不如王绩“猎马带禽归”一句诗,原因是:

不能将心、物融合,故生的色彩表现不浓厚。

这个评价,和顾随评价陈与义的诗差不多。

结束语

顾随讲诗,关于诗法、世法,关于知、觉、情、思,心物、因缘等等,有些内容需要读者细细品味才能有所体会。

所谓生的色彩,大抵指诗中写景写事,要有真实的心理与真实生活的反映。诗人要入世、出世,把世法写入诗法。

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您觉得呢?

@老街味道

顾随讲诗,诗人有这5种习气,您有几种?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顾随说宋诗,陆游自暴自弃非伟大诗人,确是真实诗人
宋人抄唐人,唐人抄谁?李白杜甫等人很多作品出自六朝诗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文同(与可)《画眉禽》诗赏析
王诗龄个人资料 王诗龄的简介
王诗龄爷爷 继承爷爷基因王诗龄画作获得金奖
经常说“随缘”,随的到底是什么?
李白最美的一首相思诗,只有6句,每一句都是经典
在古诗词中寻回诗心
孟浩然:好友与美酒在我生命中不可或缺
【古诗词鉴赏】南朝(梁代)萧纲《折杨柳》诗赏析

网址: 顾随讲诗:猎马带禽归有生的色彩,王维四句不如王绩一句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678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