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书写了20年的《图腾与废墟》:以“微视角”洞悉“大历史”
原标题:行走、书写了20年的《图腾与废墟》:以“微视角”洞悉“大历史”
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曾经诞生过无数的文明,也消亡了无数的文明。
曾经的繁华化作废墟,废墟中又升起新的图腾。
二十年前,作家章夫踏上了旅途,这些年来他走过世界五大洲的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叩问人类来时的路。用笔记录神话与历史早已融合的三十五个地标,揭开神与人纠缠的往事。近日,章夫的行走笔记《图腾与废墟》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谈起这20年来的“写”与“行”,章夫把这个过程拿“酿酒”来作比,他说,“只不过这个“发酵”的周期有些长,20年为期。”
《图腾与废墟》分为六个部分:祠、宫、城、堡、人、家。这六个字,分别引向六个不同的方位,指向不同的文明与文化。祠”通“神”,大部分读者并不完全陌生。古代中国,祠堂是儒家伦理的道德法庭;近代西方,著名的巴黎先贤祠门楣上,也写着一句“伟人们,祖国感谢你们。”在“祠”的背后,是轴心时代时的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等先哲,也是蔚蓝色海边的埃斯库罗斯、苏格拉底、希罗多德和柏拉图等。
凡尔赛宫(图据IC)
“宫”是天子或神仙的居所,是权力的标识。在东方,有帝王、天子居住的行宫,还有神话传说里的天宫、龙宫。在西方文明中,克里特文明最大特征是宫殿的修筑,每个城邦多围绕王宫而形成;巴黎也有著名的卢浮宫和凡尔赛宫,土耳其有穹顶层叠、凝重庄严的蓝色清真寺。当章夫第一次走入蓝色清真寺时,他被这宏伟的建筑所震撼,他说:“我的双眼被那一大片红蓝相间的地毯‘刺伤’了——这是当年伊索匹亚朝贡给繁盛一时的奥斯曼帝国的,浩浩荡荡铺满了近5000平方米的整个大殿。”
古罗马废墟(图据IC)
城者,盛也,所以盛受民物也。在旅途中,章夫写古罗马的废墟、水城威尼斯、仿佛石头堆砌而成的圣城雅典……章夫站在时间的前沿,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处,观照东西方文明的一座又一座巅峰。他说,“古罗马不是一座给人看的城市,是上帝把它放在世间让世人感受的”,他也说,站在圣马可广场时,他“可以聆听到威尼斯的心跳”。“堡”则是小一些的城,比如迈锡尼古城,严格而言,就是一处古堡。粗看上去是一堆石头,杂乱无章。但章夫说,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有灵性,沉默数千年之后仿佛都会说话”。
《图腾与废墟》的最后两章,章夫留给了“人”与“家乡”,或许到旅行收尾之处,更能够引起他对旅途中相遇的人和故乡的眷恋。他写旅行中的“人”,写属于女人的巴黎,属于三个女人的卢浮宫;他讲述千年吴哥,是微笑着的石头,微笑着的人……章夫还写自己的家乡四川,将三国与南宋的故事娓娓道来,他在意和想讲述的,是发生在四川“山与人”背后的故事,是想让读者透过这长长的显微镜,一窥历史的“微”生物。
作家李舫以《用“微视角”洞悉“大历史”》为题作序,她认为,相比浩浩荡荡的“大历史”,微观的“生活史”似乎并不那么“显耀”,但不显耀不代表不重要,相反,它是文明交流、文化融合的巨大动力所系。她说,“章夫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作为无数个具体而微的生活的总和,是围绕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所构建起来的一个绵延不息的历程,充满了烟火气,活灵活现,可以触摸,可以感同身受,可以自如地进入其中,也可以直观感受到历史真实的生活气息。” 文/毛渝川 编辑 蒋庆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了不起的面包》:人类文明像一场争夺面包的游戏
丑书大师曾翔与丑书女皇刘晓庆,谁的价值更高?为何热衷丑书?
“我≠我的大脑”:与时代搏斗的哲学家和他的哲学
鸟瞰历史沧桑,五千年山河壮阔跃然纸上
来,与徐晋如一起重读中国文学经典
《红楼梦》到底写了什么?
著名作家唐国明咋说,《零乡》是一本讲述我与我们被零乡的书
在鼻孔大租房里,以文漂泊为生的著名作家唐国明
王以纶探班赵露思 赵露思22岁生日王以纶现身剧组为好友庆生
钱锺书作品中的廖世承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