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藏》(精华编)入藏国家图书馆,数字化平台同步上线

原标题:《儒藏》(精华编)入藏国家图书馆,数字化平台同步上线

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3月20日,《儒藏》(精华编)捐赠及入藏仪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儒藏(精华编)数字化平台同步上线,向全社会开放其数字资源。

各单位领导共同为《儒藏》(精华编)文献专架揭幕。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此次入藏国家图书馆的《儒藏》(精华编),为《儒藏》工程的阶段性重大成果。采用儒家经典的“经、史、子、集”分类法,按照部、类、属对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包括中国部分510种(传世文献458种,出土文献52种)、282册,总字数近2亿。

《儒藏》(精华编)。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据悉,2003年,《儒藏》工程由教育部批准立项。北大资深教授汤一介担任项目首席专家,近百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了《儒藏》(精华编)的编纂工作。

2022年6月,历经19年呕心沥血编纂而成的儒家思想文化著述总汇《儒藏》(精华编)中国部分全部出版,这是中国古籍整理和出版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标志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两千多年的文化传统第一次得以全面整理。

《儒藏》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儒家文献整理项目和古籍整理项目。它系统梳理了历代儒家典籍,全面、集中地将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域外文献三类儒家代表性著作汇为一编,展示了贯穿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的精神主线,使历代儒学著作成为儒家传统文化“后立”之基石,是一部有完整架构和清晰脉络的儒学思想文库。

3月20日,《儒藏》(精华编)捐赠及入藏仪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国家图书馆馆长熊远明致辞。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国家图书馆馆长熊远明表示,国家图书馆要以《儒藏》(精华编)的入藏为契机,向广大读者做好宣传和服务工作,大力推动《儒藏》的普及与研究,充分发挥文献的学术作用与价值,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总字数近2亿!儒家典籍“大文库”《儒藏》入藏国图开架借阅
25年心血酿成“中华儒学第一藏” 《儒藏》在川完璧出版 
25年心血酿成“中华儒学第一藏”
“书非借不能读” 佛山有个家藏图书云流通平台
茅盾、钱学森等名人信札入藏杭州国家版本馆,一封封亲笔信讲述历史故事和温度
以“通缩”换市值,十八数藏们还能红火多久?
10件谌北新油画作品入藏清华艺博
全国政协委员陈红彦:以法律手段规范古籍存藏利用
一部涵盖人文社会科学通用学术词汇的汉藏英三语对照专业类辞书 丨《汉藏英社会科学大词典》面世
南宋《墨龙图》领衔,看粤藏宋元书画

网址: 《儒藏》(精华编)入藏国家图书馆,数字化平台同步上线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6993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