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苏轼这首诗,驳斥青年的躺平
原标题:不要用苏轼这首诗,驳斥青年的躺平
“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奋斗才是年轻人底色。
新京报冲上热搜的快评,显然对年轻人躺平、不问苍生问鬼神很有意见。
作者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引用了苏轼几句诗: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若使人人祷辄遂,造物应须日千变。
他说: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求神拜佛的虚妄。如今许愿、祈祷几乎无所不在,除了实体寺庙,网络上还有“赛博许愿”,一段视频、一场直播都有无数人在许愿。且不说这么多愿望神佛能不能处理得过来,至少这些愿望本身很多就相互冲突——比如,一位考生祈祷考研上榜,则必然有另一位祈祷者要落榜,这种矛盾又该如何平衡呢?这也凸显了此一行为的现实荒唐性。
看到这些解释,我哑然失笑。
为何?
他竟然用苏轼的《泗州僧伽塔》来劝年轻人不要去求神拜佛!
但,苏轼诗中真是他说的那意思吗?
我昔南行舟击汴,逆风三日沙吹面。
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旗脚转。
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
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若使人人祷辄遂,告物应须日千变。
我今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
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
不嫌俗士污丹梯,一看云山绕淮甸。
僧伽是唐朝高僧,唐中宗尊为国师,宋太宗加封大圣,前四句写的是,想要出行却遇逆风,等了整整三天,搞得灰头土脸,风伯伯却不给大才子一点面子。船上的人说,不如求僧伽相助吧,果然灵验,香火还没烧完呢,风向已经转变……
苏轼这是用活生生的事例证明,有所求,有所应啊。
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写的高尚的人不会厚此薄彼,但像我这样的俗人,只要占了点便宜就高兴得要命。
我今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这句根本不必我解释了,跟现在年轻人的感觉不是一毛一样的吗?妥妥一千年前的躺平啊。
细读此诗,中间几句或许有那作者所写的意思,但很快又被前后的诗句推翻。
此时的苏轼34岁,正处在上升期,僧伽塔还只是他对经历的一种真实描述,里面的上香还有着临时抱佛脚的意味。
等到他被生活锤打了无数遍,他才真正的潜心佛法,以之作为度过艰辛生活的宝典。
由是言之,上香绝不虚妄,也非消极,反而正是平复心灵,积累能量的利器,有什么好批评的呢?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苏轼这首诗长年被选入小学课本,却不仅学生读不懂,家长们也很懵
写出浪花淘尽英雄的杨慎认为:古今咏梅词,苏轼这首第一
乱飘僧舍茶烟湿,郑谷这首咏雪佳作缺少了什么?为何被苏轼讽刺
苏轼最奇特的一首写景诗,顺着读从晚到早,倒着读从早到晚
苏轼劝好友戒色,写一首诗流传至今,男人读了开心,女人看后生气
乾隆弘历,苏轼的小迷弟
苏轼人生三个重要节点,都出现了同一种鸟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苏轼《赠刘景文》诗赏析
苏轼临终给儿子的诗,短短四句话道尽人生三重境界,值得一读再读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诗赏析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