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丨石若轩:宋人春食二三记
原标题:夜雨丨石若轩:宋人春食二三记
宋人春食二三记
文/石若轩
聚在金明池外的稚子目睹了汴京的日落,油煎羊脂韭饼的香气自酒肆里飘出来,沿着银花火树的街巷,穿越蜀弦熙熙的人群,散落于朝聚暮散的瓦舍。趁着乃白桐还未开花的时候,一路小跑到坠兔收光的地方,静坐起笔,想要把此时的光阴磨尽。
这是春意平分的宋时汴京城,四季周转,韶华好似在重复来时的路。茶坊瓦舍,紫苏白醪,如蒙太奇幻影般闪现在似曾相识的语象记忆里。春分之后的风渐渐增加了温度,不由得任性地跋涉千里与古时宋人的食事风雅匆匆会面。
绿浪连绵,羊脂韭饼。大运河两岸的农郊,想必是望不到边的片片绿色,葱田与韭田汇合在一起的朝气。韭菜别名钟乳草,是有些特殊气味的时令蔬菜,春食自然是最佳。这气味的消弥与浸染是需要一定的烹饪技巧的适配度,不然食起来的体验恐怕意不尽言。但是想不到的是,宋人可以将羊脂与韭菜搭配在一起来组合食用,委实惊讶,难道是为了追求“以毒攻毒"极致口感体验?转念想起北京的春日专属盒子菜与脂油葱花饼,便也能接受理解。羊脂韭菜饼是宋代版的“韭菜盒子"一般的存在,先将备好的肉铺切成臊子,油煎至五分熟,加入细碎的春韭,配以砂仁,酱汁以及花椒大料等辅料搅拌,最后注入点睛之笔的羊脂, 放进薄饼里再入锅煎。笔至此处,已经闻到千年以前的焦香之气。
临安浙雨,寒食麦粥。寒食节的前夕,天上落下的灵泽也懂尘世间人的心意,整座临安城铺了一层微寒的细雨,朝雾也有烟灰之色。一碗香甜暖心的麦粥是此时的必备佳品,蒸腾而起的热气可浸润短暂的哀愁。宋代的清明寒食,麦粥是必不可少的吃食,做法大概是将磨碎成粉的大麦加入杏仁制成糊状在煮粥的时候放入。待粥热气散尽后会凝结,将凝结的粥切成块淋上蜂蜜等类似糖汁便可食用。好似现如今常见的黄米凉糕与杂粮糕。春分过半后,除了必食的麦粥。稠饧也会出现在宋朝的大街小巷,它又叫饴糖,是用粟米,高粱、大麦等原料混合发酵制成的小食,有健脾和胃。养血润肺的功效。
春色漫山,笋鲊鱼羹。笋鲊是宋朝人在春分前后最爱的腌菜之一,“鲊”的原意为一种腌制鱼。《食宪鸿秘》中有鸡鲊、笋鲊以及柳叶鲊等食物的记载,所以作为鲊的原料较为广泛。取用新春鲜嫩的竹笋,将老头剥净,切至手掌大小,大概是四分大,一寸长的块状蒸熟取出。然后用布裹好,吸榨多余的汁水,放进拌好油盐的食器中腌制数小时。而提起时令蔬菜竹笋,不得不提到南宋淳熙六年,宋高宗西湖出巡时亲自赞赏过的“宋嫂鱼羹”。宋五嫂做的鱼羹是新鲜的鲈鱼剔除骨皮,配以竹笋,香菇、火腿,鸡汤等食材共同烹饪而成的。因得了皇帝的赞赏,这道又名“赛蟹羹”的佳肴自西湖两岸声名渐起,流传到如今。
春日的宋朝除了喜食羊脂韭饼也一度偏爱春盘,另外游至马行街夜市与州桥夜市的时候可以看到一年四季都可饮用的冷饮佳品,如甘豆糖,紫苏饮、雪泡豆水,冰雪丸子等。此时手中的奶茶都越发显得单调,自愧不如了。
躲在史书背后的味蕾,层层惊艳的遇见可以萦绕千年,留滞在舌尖处的甜度也不曾打了折扣。又至春姿肆意的时节,点滴的霖霪隔着汴河水告诉你,蔷薇露饮尽的时候,海棠花就悄悄地开了。
(作者系香港都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万鹏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夜雨丨石若轩:宋人春食二三记
夜雨丨石若轩:春遇朱笔度花朝
夜雨丨李亚非:树抱石的千古绝唱
夜雨丨阿湄:春夜
夜雨丨艾万忠:《汉宫春·夜雨敲窗》(晁冲之体)
夜雨丨黄裕涛:春的序章
说说宋人消夏的“风雅二三事”
夜雨丨殷贤华:春叶
夜雨丨张刚:春风里(外一首)
夜雨丨唐代贤:春之韵味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7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88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45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8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00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