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散发时代新韵

原标题:传统村落散发时代新韵

传统村落散发时代新韵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原创稿

“梆梆~梆梆~”3月21日,循着木窗敲打声,走进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马渡关镇百丈村,只见几名工人正在修缮“情歌王子”李依若的故居,不由自主地哼起《康定情歌》,好似穿越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置身其中,流淌的岁月在此定格,兴盛的人事在此沉淀。李依若故居,如今重新站在时代的舞台上,焕发新的生机和荣光。

近年来,宣汉县马渡关镇大力传承弘扬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创新“文化+”模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乡村新颜值,打造记得住、传得开、带得走的“乡愁记忆”,激发乡村文化振兴新活力。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新村徐徐展开……

修复古村落 提升新颜值

漫步马渡关镇百丈村,但见蔡家山、百丈岩、烟灯山三山围护,蜿蜒曲折的鲁班河环绕,村民安居乐业,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悠然意境。

“自先秦以来就有先民生息,到清朝时,散居多处的农户汇聚成村落。”随行的76岁村民汪宇元讲述,这个村落都是穿斗木结构院落,保存较好的有刘家大院和李依若故居。其中,刘家大院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始建于1899年,具有典型的川东民居传统建筑特色,窗花和柱墩雕刻精美、栩栩如生;李依若故居由三层院坝组成,修建于清朝,原有堂屋一间、厢房数间,现正在按原样进行维修打造,不断提升乡村风貌。

历经岁月的洗礼,这些历史遗迹依然静静地见证着村庄的发展变迁。近年来,该镇积极探索“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发展模式,遵循“留住文化,留住乡愁,留住特色”的理念,在尽量不改变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加强李依若故居等古建筑修复,全面保护文物古迹、传统民居等传统建筑,让老房子恢复原来古朴面貌,着力打造古韵与现代相得益彰的美丽新村。

一砖一瓦皆是史,一草一木总关情。马渡关镇不断深入挖掘百丈村传统村落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融合具有极高文化遗产价值的荔枝古道,构建多元化乡村产业发展格局,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奋力争创省级旅游示范区。

以文润人心 培育新风尚

“太阳出来去哟下田(哦),去(哟)下田(哦),对面田坎的苏二姐,苏二姐,你呀我呀妹娃子……”走进百丈村茶叶产业园,只见村民雷小红一边唱着马渡民歌,一边锄着茶地里的杂草,精神饱满,干劲十足。

据雷小红介绍,该镇干群在民歌文化的熏陶下,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创”的勇气,深度开发民歌资源,擦亮民歌名片,美丽富饶的马渡关像一只涅槃重生的凤凰,在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野上展翅飞翔。

近年来,该镇充分利用传统村落的文化资源,以文化人,加强干群思想政治引领,增进共识,转变观念,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要冲刺,我们以勇争一流的闯劲、只争朝夕的干劲、久久为功的韧劲,抢前抓早、大干快上,全力拼经济、搞建设。”马渡关镇党委书记孙辉说,该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作用,持续传承弘扬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加快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干群精神风貌,大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中国的民歌在四川,四川的民歌在宣汉,宣汉的民歌在马渡,马渡的民歌在百丈村。” 酷爱民歌的村民潘光明底气十足地说,该镇依托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持续在乡风文明上下功夫、在文化活动中做文章,积极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倡导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让古老的乡风拂起新时代的文明新风……

铺就幸福路 焕发新生机

“这几年,我们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越过越红火……”百丈村12组村民雷小红说,他于2018年流转土地1600余亩,创办了四川省三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力发展黄金叶、符鼎大白茶等富硒茶产业,预计今年茶叶产量可达2吨、产值400余万元。

近年来,马渡关镇依托传统村落厚重的历史文化,创新“文化+”模式,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文化+茶叶”“文化+旅游”等生态绿色产业,实现“富脑袋”与“富口袋”、文化资源与社会效益双赢,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

“要过上更好的日子,百丈村就要打响‘旅游牌’。”对于全村的发展思路,该村党总支部书记王富科学研判、周密部署、精准施策,成功探索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助推乡村振兴。

置身马渡关镇的“川东小桂林”,景区属于喀斯特地貌,极富灵性和生命,包括“四山四峡”。“四山”,即小寨﹑欧家寨、船架山、蔡家山;“四峡”,即峡口、老林壕、风斗嘴、欧家峡。小寨为诸峰之首,四面悬崖百丈,寨内奇石步步皆景,叹为观止。

走进浪洋寺,发现其间有23龛145尊摩崖造像,佛像经过千年的风雨洗礼,依然栩栩如生。最为奇特的是,其间有一座男观音石像,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中国现存有3尊男观音石像,浪洋寺正是其中之一。

“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幸福,不用打工也能挣钱养家,每逢节假日,来百丈村旅游的人络绎不绝,能坐几十桌客人。”村民雷文雨抢抓文旅融合发展机遇,办起一家独具特色的农家乐,年纯收入30余万元。对于百丈村未来的发展,他信心满满:“下一步,我要继续完善基础设施,推出更多农家菜,提升接待游客的能力。”目前,该镇发展农家乐10余家,村民吃上“旅游饭”。

“百丈村,古村落,景色秀,走古道、观石林、登山寨、听民歌、赏蜡梅、品硒茶,日子过得快活逍遥……”村民汪道元一句独具特色的话,道出当地群众满满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漆楚良)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全国已有8155个传统村落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
让传统技艺涌起时代浪花
湖北秭归:“村落夜话”谱写绿色发展“合奏曲”
非遗 | 高洪伟:京西太平鼓“敲”出村落里百姓的新年期盼
新编现代京剧《石评梅》 程腔新韵讲红色爱情
舞动人生青春的荷尔蒙在散发
何加林:丹青绘热土 笔韵寄乡愁 《大师列传》第二季第九集即将播出
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自信和力量,赛琳娜真的很优秀啊
娱哥bot ||一身简单的黑色穿搭也挡不住美女散发魅力……
激活非遗发展动能 绘好八闽“山水画”

网址: 传统村落散发时代新韵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7088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