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主旋律叙事样式的突破

原标题:对主旋律叙事样式的突破

看起来,这是个大体上遵循三一律的四幕戏剧。一边是女孩满怀希望的守候与期待,一边是特务穷追不舍的刺探与拷问,自然交织成了隐藏与暴露、煎熬与较量、斗争与牺牲的戏剧冲突。经典的悬疑戏剧元素汇集于小小的舞台之上,让故事一波三折,让观众揪心不已。它告诉人们,血染的红色并不浪漫,残酷的黑暗中光焰随时都可能熄灭。

观众们又会常常跳出故事之外,因为表现主义戏剧的声光色影中一直闪耀着那个女孩的美好。女孩是小剧场里最令人动容的主角,她那么年轻,热爱电影,喜欢想象,憧憬爱情,可以娓娓动听地解说影片,能够兴之所至地翩翩起舞。她和小剧场里坐着的很多青春女孩一样,有着清澈的诗意的关于生活的理想。因此她的牺牲或者说美的毁灭,才会让人感到如此不舍和不忍。

古典主义的“叙事”与表现主义的“释梦”在舞台上交错呈现。但主创团队风格杂糅的创作实验并未给观众带来过多困惑,出色的舞美设计与光影调度顺利地区隔了戏剧的场域和层次。一度空间是逼仄而局促的电影放映间,二度空间是光影在幕布上的斑驳投射,三度空间是循环出现的默片《七次机会》,四度空间则是所有人“共在”的小剧场——事实上你已经把它当作了那晚的影剧院。

所以仅仅三个人的对手戏,和看似冗长的台词并不让人觉得乏味。时空的变换和延展让舞台呈现变得立体而丰富。并且,人物的心理活动并不单纯依靠常态的内心独白,而是以“白匣子”周遭的光影流动来衬托,女孩的梦呓与神游是温暖的影调,对手之间的交锋与暗战则是冷峻的影调;再如巴斯特·基顿的《七次机会》,悄然转动的黑白胶片,主人公生日当天24小时内的人生奔跑,固然是叙事的道具与情节设计需要,于观众而言,又何尝不是熟悉而又陌生的观影体验。

更重要的是,不同的时空出现的不同声音,彼此错落、对列或更迭,形成了一种巴赫金意义上的复调氛围。所以女孩的理想和现实、此岸与彼岸总是遥遥相隔,只有沉浸于电影解说时才能实现它们的联结;所以老金面对抓捕任务的“恶”与面对徒弟的“慈”,会无力地妥协在一句“我还有一年就退休了”的慨叹中。

女孩最终点燃自己、传递情报的决绝选择那么悲壮。影剧院之夜本可以春风沉醉,却终如烟花绚烂。由此戏剧也达成了“为有牺牲多壮志”的核心叙事意图。

作为一部由南艺师生主创的实验舞台剧,这部作品充分表现了学院派创作的探索性与想象力,探索性在于尝试突破主旋律叙事的传统样式,想象力在于不拘泥于话剧的对话叙事推进,不拘泥于单一的戏剧风格制约,充分调度各种经典的与现代的舞台艺术手段,进而调动起观众多向度的感官与心理体验。当然,实验的代价是可能导致叙事逻辑的模糊与舞台表演的退让,这也许是未来这部剧在走向大众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的。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对主旋律叙事样式的突破
国庆档变迁史:从10亿+时代到主旋律电影“破圈”
主旋律作品与年轻人“双向奔赴”——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观察
1995年样式春晚 刘德华《忘情水》完整版
主旋律立项锐减后,电影导演拍什么?
广电总局:古装剧不得跟风模仿外国风格样式
文艺评论 | “上有老下有小”: 中年主题剧的叙事逻辑与困境纾解
新书推介|吴光正:《原型与母题: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的重要元素》
《人,或所有的士兵》:以法庭叙事的方式写历史与人的复杂性
微评十三艺 | 和亲题材演剧的叙事逻辑与情感诉求

网址: 对主旋律叙事样式的突破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73027.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