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绘图还原诗中的清明节

原标题:用AI绘图还原诗中的清明节

红网时刻新闻4月5日讯(记者 张必闻)清明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节日之一,既寄托着人们慎终追远的情感,又承载了春日萌动的生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将清明的时令气息与旅人的心情描写得浑然一体,又朗朗上口,是最脍炙人口的一首清明主题诗歌。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清明夜》,写的是清明日外出踏青游玩的习俗。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而宋代诗人王禹偁的《清明》,写的则是无花无酒的清明日,以读书为乐的情怀。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醉,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是外出郊游踏青的好时节。宋代诗人程颢的《郊行即事》描写了清明节春天原野上清新的景致,将追逐落花的小游戏写进了诗里,在平添几许稚趣的同时,劝说世人珍惜友情、珍惜时光。

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

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描写了清明时节的扫墓情形,生动的描绘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唐开元二十年,唐玄宗诏令天下“寒食上墓”,算是正式从“法定”意义上确定了祭扫的时间,后来逐渐演变成清明节扫墓。以后历代每逢清明节都有公共假期。因此清明节实际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慎终追远,缅怀先人,体现孝道;二是饮水思源,感恩感念。

来源:红网

作者:张必闻

编辑:宋芳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用AI绘图还原诗中的清明节
AI画作获大奖,连艺术工作都无法避免被机器吞没?
布局指导⎮清明节拜山祭祖,有哪些注意事项?
清明节的十个小知识:清明蹴鞠何时流行?
余华谈 ChatGPT 写小说:AI 写不出个性的小说,目前不构成威胁
4月5日清明节,2023年的清明节不一般,不能上坟祭祖?是真的吗?
以“三色托底”画好人生“彩绘图”
山东文登:清明节捏面燕
西安市高陵区举行清明节红色经典诵读活动
“坟头有草子孙稀少,坟头塌陷家财万贯”,清明节上坟有啥讲究?

网址: 用AI绘图还原诗中的清明节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7509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