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如何 “出圈”?学者、诗人齐聚郑州交流探讨

原标题:诗歌如何 “出圈”?学者、诗人齐聚郑州交流探讨

诗歌如何 “出圈”?学者、诗人齐聚郑州交流探讨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冯刘克

4月14日至16日,为期三天的“21世纪中国新诗的出路与未来”主题论坛暨“首届拾壹月诗歌奖”颁奖典礼在郑州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首届拾壹月诗歌奖”颁奖典礼,夏汉《美学的直觉》、子非花《橘子》新书研讨会和“21世纪中国新诗的出路与未来”主题论坛。

颁奖典礼上,“首届拾壹月诗歌奖”获奖者名单正式揭晓。首届拾壹月诗歌奖中,多多获主奖,周瓒获实力诗人奖,张伟栋获青年批评家奖,江离、蒙晦、刘旭阳三人获新锐诗人奖。

据悉,拾壹月诗歌奖是由诗人子非花先生出资设立,包含主奖(1名)、实力诗人奖(1名)、新锐诗人奖(2~3名)及青年批评家奖(1名)多项奖项。拾壹月诗歌奖秉承“开放、兼容、纯粹”的文学理念,坚守民间性、学术性及独立性,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评选。同时,“第二届拾壹月诗歌奖”征稿活动即将启动。

在新书研讨会上,众多国内诗歌界活跃的优秀诗歌批评家和诗人围绕 “一个不确定的答案飘落下来”——夏汉《美学的直觉》和“如果火焰是你,那星宿岂不是我?”——子非花《橘子》两大主题进行交流发言。整场研讨会气氛热烈,探讨内容一度深入到学术层面,在场嘉宾均收获颇多。

期间,“21世纪中国新诗的出路与未来”主题论坛召开,当代中国诗歌界著名学者、批评家和诗人汇聚一堂,共同进行专题探讨,探寻21世纪中国新诗的出路与未来。

主题论坛分为“当代诗歌的困境与危机”、“如何想象一种未来诗学”两半场。一众优秀学者、批评家和诗人分别发言,针对重点问题,进行对话研讨。论坛还对当代诗歌写作的体制化和诗歌精神的衰落展开批判,提出了当代诗写作的僵尸化、九十年代诗歌破产论等命题,并指出行动诗学、普遍诗学、动力诗学、总体诗学等未来诗学的可能方向。

本次活动对新世纪诗人的写作和对新诗理念及面孔的重塑,提出新的观察角度、诗歌精神和价值生长点,有助于革新当代诗歌的话语、风气和场域。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专家学者齐聚,探讨文化传承与创新:厚重仰韶 何以花开中国
诗歌如何表现“人类的生命与生态”?诗人们在成都“头脑风暴”|成都国际诗歌周
专访|诗歌批评家张伟栋:如何想象一种诗学
远观访谈录——如何处理诗歌与生活
国内外诗人相聚成都,赶赴春天的诗歌之约|成都国际诗歌周
第六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启幕 近百名中外诗人以诗会友
吉狄马加:让诗歌周成为城市文化符号|成都国际诗歌周
诗人康伟:诗歌周已成为一种动人的城市文化地理景观|成都国际诗歌周
世界诗歌日·问卷(上)|80后、90后诗人共话我们时代的诗歌:时代命题
《诗刊》《星星》诗刊原主编、诗人叶延滨:诗歌周让成都的诗歌形象更加“清晰化”

网址: 诗歌如何 “出圈”?学者、诗人齐聚郑州交流探讨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79471.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