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依然活在农谚里

原标题:麦子依然活在农谚里

获奖评语

《农谚里的麦子》呈现出一种断崖式的高耸和飞跃,能看出作者在某个节点,忽然听到了某种藏在内心深处的声音,得到了奇妙的召唤,体察到他人不曾察觉的细微之处,达到了较为理想的高度。一颗高贵的灵魂,隐藏在草木葳蕤的乡土诗中。

《农谚里的麦子》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120余首诗歌,每首都给人以挥之不去的“颤栗”。这些诗多半是写故乡的,其最感人的也是这些篇目。

作为一个离开家乡寄居城市的诗人,故乡的麦子、父亲、老屋、乡邻、村庄等一些萦绕在心头的事物成为掰不断的愁绪。他的诗简洁、质朴、本色、内敛。在娓娓的、不动声色的叙述中,完成诗的营构。他撷取的那一瞬间、那一片断、那一物事看也寻常,却总是会牵挂起我们一段回忆,一团纠结,一缕愁绪。

诗集以浓烈的乡愁为主线,将记忆中的故乡一一呈现,这是作者王俊才离乡十载,源自心灵最真实、朴素的表达。

我看见父亲坐在石头上咳嗽

那年回村

刚到村口就碰到父亲

坐在一块石头上咳嗽

父亲咳嗽一声

扣在手里的缰绳

一颤一颤的

缰绳牵着老牛的鼻孔

鼻孔喷出来的气息

一颤一颤的

父亲身旁有一捆歇脚的麦秸

高出父亲半头

老牛用嘴一扯

没有走散的一颗麦粒

一颤一颤的

此时

日头就要落山了

我看见父亲眼里的日头

也是,一颤一颤的

留守

全村现有九口人

三个妇女,三个儿童,三个老人

政府安装了十一盏太阳能路灯

每一盏都能照亮一个人

多余的两盏站在村头

朝对面一望

鏊子原上的坟地就黑白分明

像一幅木刻在人间展岀

打碗花

在乡下,打碗花是不吉利的

打猪草的时候,我们都避着它

一只碗,就是一口人

打碗,是送葬前的最后一个仪式

——生命破碎的声音

像大地打了个寒战

还像打碗花的孤独

一阵秋风,就可以把它送走

农谚里的麦子

1.“头遍深,二遍浅,三遍划破脸”

夏至来临,父亲和老牛搭伙

犁三耙三,每个细节和汗珠都不能少

我去送早饭,看见父亲背着太阳

老牛走一步,他跟两步

2.“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时节,麦田酥成了海绵

茅粪,猪粪,羊粪皆归于黄土

均匀地摊开,像母亲摊场一样

趁着昨天的雨还没被太阳取走

父亲揺响了木耧,他神情凝重

关闭了所有的吆喝

3.“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冬一天天冷得心疼

雪,一再失约

父亲整天守着天气预报,一脸冰霜

蹲在地畔,等雪

时近腊月,瑞雪姗姗

父亲猛喝了杯酒,赶到麦地

白的雪花,白的尿素,白的父亲

多年以后,我为父亲画像

清白,成为他耀眼的底色

4.“麦锄三遍面充斗,谷锄十遍饿死狗”

春风一吹,野草拱出

父亲扛上锄头,日出而作

野草是父亲的仇人,也是情人,每天日暮

驮着一麻袋野草回家,和家畜交换

一家人的油盐酱醋

5.“麦黄不收,有粮也丢”

麦熟一晌

所有的镰刀赶到地头

与阴雨,冰雹夺食

一年的收成,在分秒之间

白天割麦,晩上打场

新麦在灶火里出笼

像刚堆好的麦秸垛

我站在垛顶,一伸手

就捋下大把的星光

6.“农谚里的父亲”

一别经年,父亲早已卸下了疼痛

我始终相信

麦子依然活在农谚里

每一句节令,都能喊出

父亲去哪了,镰刀去哪了

汗水里的泪水去哪了

认亲

没认出王禹乡阳光新村

认出失忆的桃柳坡,碾子上,官道里

没认出玉米,马铃薯,向日葵

认出渴死的玉桃黍,山蔓菁,朝阳花

没认出村支书,村长,妇女主任

认出卖血的毛蛋,狗娃,二拉弟

没认出种在青石里的名字

认出自留地里的爹,背着一生的黄土

爹——

像布谷一样,空旷地喊一嗓子

手心里的种子就醒了

移民

自从张三狗家的牛掉进采煤沉陷区

一群灰头土脸就打上横幅

到县政府堵门,睡地板

直到,一纸红头从会议室跑出

老年人被黄土埋了大半截

像旧家具一样,等着搬迁

年轻人一张口就唾出补偿款的数字

梦中也在加减乘除

手印一摁

千年的村史就交给了煤老板

土地闲得长草

只有村中央的老槐树

和黑夜一样安静

树枝上祈福的红布条随风摆一下

王神婆的心就揪一下,生怕

所有的错

都怪在一个人身上

在资寿寺

直奔药师殿,一头磕地

为我那病重的兄弟

二头磕地,再为我那病重的兄弟

三头磕地,还为我那病重的兄弟

我兄弟,七零后,病前放羊

因贫困,一直未娶

神,请赐我一剂良药

贴在人间的伤口上

你听:北风正吹过他身体的破屋子

暮色降临

我的祈祷十万火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麦子依然活在农谚里
在那个世界里!只有麦子知道张万森有多喜欢林北星!
我们活在浩瀚的宇宙里什么歌 我们都是小小的星辰歌词
愿所有女孩子都能活在爱里
始终活在清醒里,不做无谓之事
活在真实里(生活悟说)
两人简直就没什么可比性好吗,一个天天活在精修里……
夜雨丨谷与麦:塬上的麦子(外二首)
侍寝就像上战场视死如归,三少主永远活在自我里,简直快乐源泉
思维活在未来,身体活在当下

网址: 麦子依然活在农谚里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8233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