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圣张旭也是“楷圣”,欧阳修、苏轼、曾巩叹服,字中有魏晋风度
原标题:草圣张旭也是“楷圣”,欧阳修、苏轼、曾巩叹服,字中有魏晋风度
草圣张旭也是“楷圣”,欧阳修、苏轼、曾巩叹服,字中有魏晋风度
说起张旭这个人,大家想到的是什么?是一代“草圣”,是与张芝合称为“二张”,还是“颠张狂素”?在不少人眼中,张旭与草书始终是难解难分的,因此也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就是他专精于草,与其他书体,可能并不擅长,这种认知是不准确的。
张旭
苏轼就曾经说:“长史草书,颓然天放……今世称善草书者,或不能真、行,此大妄也。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草如行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即是说,张旭能在草书上有那么高的成就,与他扎实的楷、行书功底分不开,事实也的确如此。
张旭《郎官石柱记》
北宋的三大文人欧阳修、苏轼、曾巩都对张旭的一件楷书作品给予了赞誉,此作名为《郎官石柱记》。欧阳修在《集古录》中说:“旭以草书知名,而《郎官石记》真楷可爱”;苏轼言:“今长安犹有长史真书《郎官石柱记》,作字简远,如晋宋间人。”;曾巩更是叹服:“《郎官石记序》独楷字,精劲严重,出于自然……书一艺耳,至于极者乃能如此!”
《郎官石柱记》
《郎官石柱记》是由陈九言撰文,张旭书丹而成,立于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原碑已失,万幸有宋拓本传世。张旭的楷书近取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远则直入魏晋,取法于钟繇、王羲之,正如苏轼形容那样,有晋朝与刘宋时期的风韵。
《郎官石柱记》
观此碑颇有虞世南《演连珠》风采,笔画提按分明、中正有度,于细润中富有筋力;结字稍显宽博,规矩方正,转折处似方实圆,笔法精到严谨。《郎官石柱记》寓动于静中,初观有静穆端庄之感,但从笔断意连,点画间呼应、揖让,捺画舒展、撇画含蓄上,能看到动势和峭逸。
《郎官石柱记》
张旭的楷书笔法出于欧、虞,但能自成一家,并影响到了“颜楷”的形成,时人谓:“张公得草圣不传之妙,其真书在唐乃复精绝。颜鲁公书学,气侔造化,楷法盖得之于公。”《郎官石柱记》尤以宋拓本最为珍贵,它曾被为王世贞、叶梦龙、董其昌、翁方纲等人收藏,现存于上海博物馆中。
《郎官石柱记》
除了此作,张旭还有一件楷书也较为精彩,它是《严仁墓志铭》,1992年1月出土于河南偃师,立于唐天宝元年(742年),根据“前邓州内乡县令吴郡张万顷撰,吴郡张旭书”,推定出自张旭之手,此碑延续了《郎官石柱记》大体风格,但笔画更为纤细、转折处锋芒毕露,亦或是受刻工技术的影响,少了几分自然之气,也不似《郎官》那般珠圆玉润。
《郎官石柱记》
当我们津津乐道于张旭的草书是“大唐三绝”之一时,也不要忽略了他的楷书堪与“初唐四家”、颜、柳一较高低,这样才能更全面的理解张旭为何能在群星璀璨的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
《严仁墓志铭》
大家觉得张旭的楷书怎么样,欢迎评论区讨论!
《严仁墓志铭》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楷圣”欧阳询,写行书也是第一,晚年此作被乾隆题跋:真迹无疑
魏晋风度的流变
回望苏轼的大家风范与君子风度
曾巩都能进唐宋八大家,凭什么写了《岳阳楼记》的范仲淹不能?
一首送别诗,解密苏轼为何一生坎坷?
因草书冠绝古今的张旭光,可与古代狂草大师张旭怀素齐名,被誉为当代“草圣”
范仲淹97字楷书遗作,被黄庭坚称赞有魏晋风度,当年值110两黄金
曾巩比起写文章更爱讲道理,看不惯就开骂,甚至闹得朋友反目
苏轼这件书法仅9个字,卖了5037万元,“字因人贵”能到这地步?
楷圣田英章上海国艺馆开业,一代宗师再将书法推向新台阶 !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8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41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97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