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送别诗,解密苏轼为何一生坎坷?
原标题:一首送别诗,解密苏轼为何一生坎坷?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曾巩外放越州通判。
照例,朋友同事们要置酒相送,作乐吟诗,抓阄时苏轼拈到一个“燕”字。也即,韵脚都要用到同韵部的字。
对于文人而言,这自然不是什么难事,因此,我们只说此诗内容:
醉翁门下士,杂遝难为贤。
曾子独超逸,孤芳陋群妍。
昔从南方来,与翁两联翩。
翁今自憔悴,子去亦宜然。
贾谊穷适楚,乐生老思燕。
那因江鲙美,遽厌天庖膻。
但苦世论隘,聒耳如蜩蝉。
安得万顷池,养此横海鳣。
醉翁即欧阳修,苏轼与曾巩于嘉祐二年(1057)同科进士。
此时苏轼青春年少,不过二十,然曾巩已经三十八岁。他家父祖皆官,但他喜欢策论,疏于时文,因此,屡试不中。
是年,主考正是欧阳修,因此,两人同年,都可算欧阳公的学生。
同僚相聚,本当高兴,然我估计,很多人一看苏轼前两句,就高兴不起来了。
他的意思是,我们老师的学生多得很啊,有些才俊无边,有些就呵呵咯……这里面最厉害的,就是曾子固啦,简直鹤立鸡群……
哎呀,你个苏轼,你想赞美曾巩,也没必要拿其他同年来陪绑吧?
这样捧一个踩一群,很犯忌好不好?
不得不说,苏轼情商堪忧,口无遮拦,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直来直去,不会转弯。
如果说前几句得罪的是同事,后面几句惹怒的,就是当朝的大臣,亦即王安石等变法派。
我们的老师为何会憔悴呢?自然是因为批评新法而受到打击。我们的老师一代文宗、诗坛领袖,这两大头衔都当不了挡箭牌,学生被放逐,也就很正常了。难道曾兄觉得庙堂伙食不好,想到江湖钓鱼吃?不是啊,只因现在掌握话语权的新派,一听到不同意见,就振翅长鸣,便如那夏天里听得人心焦的知了一般……
(AI绘图)
一首送别诗,上上下下得罪了个遍。只不过,此时的政争,多少还有些君子意气,所以,也没人跟他计较。
但隐患此时即已结下,待到后来时局大变,继王安石上台的那些,完全不讲武德,“但苦世论隘,聒耳如蜩蝉”就成了他讥讽朝廷进用多刻薄之人的罪状了……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一首送别诗,解密苏轼为何一生坎坷?
苏轼一首未写完的清明诗,暗含人间最难得的感情
苏轼劝好友戒色,写一首诗流传至今,男人读了开心,女人看后生气
苏轼最奇特的一首写景诗,顺着读从晚到早,倒着读从早到晚
苏轼的一首词,如暗夜明灯,千年来温暖无数心灵
苏轼这首诗长年被选入小学课本,却不仅学生读不懂,家长们也很懵
【古诗词赏析】隋代无名诗人《送别》诗赏析
苏轼被贬徐州写的一首梨花诗,不小心透露出他柔弱的一面
【古诗词鉴赏】隋代诗人佚名《送别》诗赏析
“以不贪为宝”是苏轼一生的座右铭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