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力量,决定你的关系质量

原标题:你的力量,决定你的关系质量

博雅小学堂

给孩子受益终生的人文底色

文 | 张璐

资深心理治疗师 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

七⼋年前,在我刚开始在⽹上讲⼼理学课的时候,经常有⼈问我:“璐璐⽼师,你懂得这么多⼼理学知识,为什么不给我们讲讲如何谈恋爱,处理⾃⼰的情感关系和婚姻关系呢?”

我还真的讲了不少。当时的我,在美国学习SexTherapy(性治疗),获得了不少能够处理两性关系,婚姻关系的⼯具。我自己也在探索自己的亲密关系,感觉有些成效。所以,热衷于给国内⼤众做⼼理科普的我,也很积极地把这些理念和⼯具传播给⼤家。

张璐老师分享

可是奇怪的是,讲完这些课以后,我总是觉得好像哪⾥不对。我讲的道理都没错,可是好像就是缺了点什么?

当时我也在博雅⼩学堂讲亲⼦情商课。和亲⼦情商课不⼀样的是,从情商课的反馈⾥⾯,我感觉很⾃豪,很有⽤,感觉⾃⼰说的东⻄到点⼦上了,是真正对家⻓和孩⼦们有帮助的。

可是这些亲密关系的课程,明明⾃⼰该说地也说了,课程都完成了,可是为什么夜深⼈静的时候,我还是有种没有施展开拳脚,“英雄⽆⽤武之地”的感觉呢?

当时有个特别希望我讲亲密关系的朋友,给了我⼀本书,然后说:“你看,别⼈就是这样做的,你也去做,肯定⽐这个做的更好!”

我出于好奇翻了翻这本书,结果书中的内容让我觉得⼜受伤⼜愤怒。

书⾥有⼀段,教未婚的男男⼥⼥给⾃⼰打分。⼥性根据身⾼,身材,相貌,年龄,甚⾄胸部⼤⼩,给⾃⼰打分,⽽且对于⼥性来说资产和学历加分远远不如男性,甚⾄太⾼了要扣分。我本能地知道这是不公平的,但是这种怒⽕⽆处诉说。

同时,在探索我⾃⼰的亲密关系的过程中,有⼀次我去跟专业的红娘谈她可能提供的服务,我说我对于相亲对象最⼤的要求就是真实和真诚。她嘲笑我幼稚,说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当时国内的整个婚恋市场都弥漫着这样的⼀种⽓氛:“这就是现实,你要接受。”

现实是什么,现实就是,⼥性是商品,待价⽽沽,我们只能想办法把⾃⼰卖个好价钱吗?

如果我接受这样的现实,那我觉得我的美国⽼师们真的⽩教我了。可是,当时的氛围,好像⼤家更愿意听“男⼈跟你分⼿了如何挽回他的⼼”,或者“如何击退⼩三”,⽽不是⼥性的独⽴⾃主。

《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

可是七⼋年过去,我发现,⼼理学领域进步了很多,⼥性的觉醒经历了很多,中国⼥性的集体意识改变了。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性开始拒绝被打分,被物化,被商品化。上野千鹤⼦的作品⼀部⼜⼀部地引进中国,直到年初的北⼤访谈,终于引爆了⽹络。

当博雅⼩学堂再⼀次邀请我去和上野千鹤⼦的最新书《快乐上等》译者对话的时候,我在直播的末尾⼜收到了开课的邀请。

这⼀次,我知道⼤家不⼀样了。

现在的中国知识⼥性,准备好了不再被那些不专业的情感导师割⾲菜。

准备好了去学习如何掌握⾃⼰的命运。

准备好了活出⾃⼰的主体性,不再做客体。

我知道你们已经受够了这个社会对⼥⼈的物化和商品化。

我知道你们不想再当苦情⼩说的⼥主⻆,不再期待拯救与被拯救。

我知道你们明⽩,所有的⼼理学⼯具,都不会真正的有⽤,如果你们不是⾸先是⼀个站起来的⼈。

你们不再需要被主⼈拿着⼼理学⼯具奴役,你们需要⼀个⾛过泥沼,从泥沼中站起来的⼈,和你们⼀起站起来。

《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

我也不⼀样了。

我也不再是对着那样羞辱⼈格的打分体系感到愤怒但是却⽆⼒的⼩⼥孩了。

七⼋年的情商课教学和咨询下来,我知道,我的愤怒也是宝贵的。

如果我对这种打分体系感到愤怒,我才不要去克服这个愤怒!

我需要去倾听我的愤怒,看看她在对我说什么?我的愤怒告诉我“问题就在这⾥! ”

打分体系就是对⼥性的物化,客体化。这就是困住所有⼥性的,在我们每个⼈脖⼦上和⼼上勒紧的绳索。这就是捆在我们脑袋上的传承了很多年的紧箍咒。

这让我们每个⼈都陷⼊绝望⽆⼒,或者是⽆尽的焦虑,追逐,内耗。

让我们要么被迫⽆奈地顺从,放弃和认命,要么拼尽全⼒去改造⾃⼰,以争取多⼀点点分数,讨⼀丝丝喜爱,可是最后结局怎么样呢?

亲密关系中的很多问题,例如出轨,⽆性,⽆沟通,冷暴⼒,不同步,不亲密,三观不合,性格不合,等等,如果想要解决,都需要追根溯源。

⽽这个根源就是我们的意识。更准确地说,是 客体意识

客体意识让我们相信,亲密关系中的⼀切,都是“发⽣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不是我们主动选择和创造的事情。

《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

客体意识让我们从进⼊关系的⼀开始,甚⾄进⼊关系之前,就把⾃⼰放在⼀个被动的位置上。在要不要进⼊关系,选择跟谁进⼊关系这件事情上,不是出于⾃⼰想清楚的结果,⽽是被⽆形的⼒量推着⾛。

客体惯性让我们因为⼀个⾃⼰不能控制的原因进⼊关系,甚⾄觉得⾃⼰没有选择,像个商品待价⽽沽。或者因为现实的原因,因为需要安全感⽽妥协,和⼀个⾃⼰不是⾮常喜欢的⼈在⼀起。

客体惯性让我们从来不会去问⾃⼰,“我到底想要什么”,或者哪怕问了⾃⼰,⾃⼰的答案也不是⾃⼰真正想要的,⽽是⾃⼰的⽗⺟,家⼈想要的。

客体思维让我们在亲密关系中发⽣了⽭盾的时候,⾃动假设“是他伤害了我”,⽽不是去探索更深层的沟通模式,带着开放的⼼态去了解问题的原因。

客体思维让我们不去检查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种种⾏为,到底是出于⾃⼰的本⼼,还是受到家庭,社会,和其他⼈的牵扯。

这种客体意识,客体思维,客体惯性,让我们不管是进⼊关系还是没有进⼊关系,不管是在婚姻外还是婚姻内,都感觉到被束缚。

当亲密关系出现危机,当对⽅提出分⼿,或者出轨,都感觉⼀次⼜⼀次的被命运⽆情地打击,为什么苦命的偏偏是我?

《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

可是现实就是,如果你不看到你的模式,你的模式就会主宰你。

如果你不改写你的剧本,你的⼈⽣就会遵循原⽣家庭和社会给你写好的剧本。

没有解决的家族业⼒和创伤会⼀直在家族中传递和循环,直到有⼈有勇⽓去面对它们为⽌。

残酷的现实让我们看到了,没有什么上天恩赐的美好结局,不会有⼈来救赎你让你觉得你的忍耐⾟苦付出都是值得的,偿还你所有的苦情和悲情。

以前⼥⼈们会把这种希望寄托于⾃⼰的孩⼦。现在⼥⼈们知道也不能这样对孩⼦了。所以我们还有什么选择呢?

除了觉醒,除了不再期待被拯救,除了想办法活出⾃⼰的主体性,掌握⾃⼰幸福以外,我们别⽆选择。

《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

这⼏年我也在个⼈成⻓的路上做了很⼤转变,我也找到了⼀份幸福,稳定的关系,并且持续在关系中进⾏修炼。

所以如果你也想⼀起觉醒蜕变,我邀请你来参加我的直播课程。

我现在知道我当年觉得缺失的那⼀块在哪⾥了。答案就是:从课程设计开始,就必须尊重⼥性的主体性,只有让⼤家在课程中,感受到⾃⼰的主体性被尊重了,⼤家才能在⽣活中活出⾃⼰的主体性。

所以,在这个课程⾥,我不会像其他的情感导师那样,直接告诉你,是否该离婚,是否该分⼿,是否该相亲,是否该结婚,或者其他难题如何处理。直接给你答案,只会破坏你的主体性。我不能替你做决定,我只会陪着你找到你⾃⼰的答案,给你⽅法和⼯具让你做⾃⼰的决定。

来学习如何掌控你的潜意识,看到你和婚恋相关的潜意识,是如何被反映集体潜意识的故事和原型所影响的。

来了解你年轻的时候的理想化誓⾔,是如何继续左右你现在的亲密关系的;

来掌握拥有幸福的亲密关系需要的最关键⼼态 ;

来改写你关于亲密关系的剧本,不要总是重复同⼀个结局 ;

来打破客体惯性,⽤真实的⾃⼰和你的伴侣相处 ;

来使⽤现代的评估亲密关系的⼯具,做真正的评估,⽽不是物化和商品化;

来找到你最亲密的团体,获得⽀持,和同路⼈⼀起⾛在觉醒蜕变的路上。

来参加我的课程:《在亲密关系中觉醒——活出你的主体性》

你的力量

决定你的关系质量

北美两性关系咨询师

哈佛心理学硕士

博雅哈佛亲子情商课导师

张璐 主讲

6节直播课

6次课后作业和练习

社群互助陪伴

老师群内答疑

直播时间

5月31日起

每周三 周六晚21:00

学习平台

博雅小学堂APP

母亲节特惠 直降¥100

点击扫码 进群了解

更多详情添加助教老师果果微信↓

点亮“ 在看”,分享更多人

点击原文,立即占位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你的认知,决定你人生的方向
林徽因:让你不舒服的关系,都是磁场不合
你获取知识的能力,决定了你的层次
你的层次决定了你的另一半,请不要去抱怨
《终身成长》:你的思维模式,决定你人生的高度
你的价值,决定了你在别人心中的分量
你身上的磁场,就决定了你会遇见谁
获取知识的能力,决定了你的层次
临近退休,避免跟这些人打交道,以免影响你的生活质量
日复一日的原因,是你的惰性让现实决定世界

网址: 你的力量,决定你的关系质量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8735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