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宣纸之乡 看宣纸的“前世今生”
原标题:探访宣纸之乡 看宣纸的“前世今生”
探访宣纸之乡 看宣纸的“前世今生”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编辑:田媛媛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张馨叶):“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这说的就是中国独有的宣纸。宣纸产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因泾县在唐代时隶属宣州管辖而得名。
制作宣纸的原材料(摄影 张馨叶)
墨韵万变,纸寿千年。因原材料独特,加工制作过程不损伤纤维,宣纸有“千年寿纸”之誉,长期保存不腐不蛀,是书画创作、典籍印刷的最佳载体。
宣纸选用安徽省泾县境内及周边地区的青檀树皮和沙田稻草,并配以独特的山涧泉水按照传统的工艺,独特的配方在严密的技术监督下手工生产,从原料采集到制成成纸需经108道工序,历时3年左右。
对原材料进行捶打处理(摄影 张馨叶)
手工捞纸(摄影 张馨叶)
将纸铺开高温烘干(摄影 张馨叶)
2009年,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千百年来,宣纸与书画的互动,诞生了数不清的诗情画意、故事佳话。据考证,现存最早的宣纸纸本就是安徽省博物馆珍藏的宋代张即之抄经册《华严经》。
一张宣纸,既决定了中国书画的基本风格和语言特征,又构建了中国文房的独特景观。如今,这一方薄薄的宣纸穿越了历史的长河,古老的宣纸仍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探访宣纸之乡 看宣纸的“前世今生”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探访宣纸之乡 看宣纸的“前世今生”
宣城:墨韵万变,千年宣纸焕新生
【中国式现代化长三角实践】宣城:墨韵万变,千年宣纸焕新生
《新生万物》探寻人类非遗“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感受轻薄如云的风雅之魅
宣纸: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
【艺术评论】方人也作为中国彩色宣纸国画和丝绸国画第一人
书香社会——阅读的前世今生
前世今生的宿命感有了!
“用前世的记忆,延续今生的爱意”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