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与无我:心理成长中的两种境界
原标题:有我与无我:心理成长中的两种境界
韩明丽/文
最近偶然翻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其中提到,诗词“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这让我联想到,我们心理成长过程中,也存在这样两个境界。
我们的成长经验通常始于有我之境,即我们必须先形成自我。这个自我拥有独特的情感、思考方式和价值观。我们对自己、他人和世界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这些都是个人经验沉淀后的结果。最初的自我相对来说比较脆弱,它是在与外界不断碰撞和交流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它受限于成长环境、周围重要他人的人格完整程度以及孩童时期相对单纯粗浅的思维方式和形成的最初信仰。
然而,大部分的心理问题出现在有我之境,比如那些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个人创伤、感觉不被爱、缺乏价值感等底层信仰,或者是通过指责、讨好、超理智等姿态,为了生存不断调整的各种行为模式。在这个层面上的工作需要重新梳理个人体验,并发现和重塑在这个体验中形成的认知,观察类似事件的情绪反应,并通过不断的调整而建立更加健康的人格基础。例如,经常面对着情绪表达问题的人们,在某些家庭或文化中,强烈的情绪表达被视为不得体的,这会导致某些人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形成一定的情绪压抑。心理咨询在这种情况下便适用于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的情感,了解和体验这些情感,并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让淤积的情绪能量得以更好地释放。
随着成长的深入,我们逐渐接触到了无我之境。在这个境界中,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以及自己所处的环境与广阔的社会环境相比的局限性和狭隘性。我们开始用更加开放、敬畏的心态去探索世界,试图从更高、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自己及周围的事物。在这个境界里,我们不再单纯地关注自身内心的体验,而是更注重掌握和协调更广泛系统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个境界,我们可以看看在心理咨询中它们各自扮演的角色。有我之境的心理咨询侧重于个人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问题,主要围绕个人的经历开始探讨和治疗。在无我之境的心理咨询中,我们重点强调系统和社会环境,寻找个人与整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和适应。
任何一个人从有我到无我的转型都是一个艰难而充满挑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摆脱自我中心的视角,用开阔、宏观的眼光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认知自己,提高自身的情商和意识。这样,我们就能够逐渐拥有一份融于更大系统之中的认知。
总之,踏上有我和无我的路程是心理成长的必然道路。这种探索让我们从不同维度了解自己和世界。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模式,认识到自我和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而更清晰地把握人生方向,获得更加有意义的人生体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有我与无我:心理成长中的两种境界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
我成长中的主角
境界与快乐、幸福的含义、层次及其辩证统一关系
低价的心理服务,是否值得尝试?
不为别人,这一刻我只想为自己|低价心理服务
大学生如何积极面对困难 《百家讲坛》主讲人走进中南大学为同学支招
有一种境界叫雪
花心分别有两种
谁看了刘宇的泪钻不迷糊啊,我无我劝你不要太帅!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