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桑青青于野

原标题:有桑青青于野

有桑青青于野

□王优

“墙下桑叶尽,春蚕半未老。城南路迢迢,今日起更早。”早起采桑,于我,是深刻的记忆。

少时,母亲养蚕,我们帮着摘桑叶。三眠之后,蚕的吃口极好,所需桑叶大大增加。田间地头的桑叶都摘光了,只剩两三片叶子的嫩尖尖。明代诗人高启在《养蚕词》中曾提到:三眠蚕起食叶多,陌头桑树空枝柯。就是说蚕第三次蜕皮后,一天就能吃掉好几片桑叶。有时,饿极的蚕会把桑叶的茎脉一起啃食掉,只剩一截硬硬的叶柄。“哎呀!吃得只剩光梗梗了!”母亲看到蚕簸里绕来绕去的小脑袋,欢喜得很。吃口好,蚕就长得快,将来结的蚕子又大又白,就能卖个好价钱。“勤养蚕,懒养猪”,洗蚕簸,熏蚕房,剔蚕沙,消毒,喂食,啥都偷不得懒。母亲汗着衣衫,一刻也不停,一边把蚕捉到铺上干净蚕纸的蚕簸里,一边扫掉厚厚的蚕沙,再匀匀撒上一层新鲜的桑叶。沙沙沙,仿若春雨乘风而来,屋子里一片春意盎然。

立夏后,蚕的食量更大,几乎一刻不停地吃,两天不见,苗条的身形就明显大了一圈。嫩桑叶,老桑叶,甚至带泥的桑叶都摘来洗净晾干喂蚕。桑叶还是不够吃,我们就跑很远的路,到深山老林里去采摘。洋桑土桑,大叶小叶,见桑就摘,大背大背地背回来,在屋角蚕簸里摊开来。白日夜间,蚕房里沙沙沙、沙沙沙,春雨绵绵,酣畅淋漓,骤然有了一种肆意生长的快感,也有了丰收在即的希望。

第四次休眠之后,要不了几天,蚕逐渐停止食桑叶,胖胖的蚕体开始收缩而稍显透明。它们爬上草山,吐出晶亮的丝,结成雪白的茧,回馈青青桑叶的哺育和蚕民起早摸黑的付出。蚕茧上市之后,换回或薄或厚的票子,肥料学费,油盐酱醋,便有了着落。母亲的心,于是重新放下,对田边地头的桑树培土修枝,更是细心周到。

漫长的岁月里,桑长在山野,也长在册页。除了养蚕人,对桑情有独钟的还有诗人。在文人的心中,青青桑叶,更多了绵绵情思。明代诗人王祎写道:低低门前两桑树,忆君别时桑下去。桑树生叶青复青,知君颜色还如故。曾经,桑下与君别,而今见桑思故人。桑叶年年新,思念绵绵无绝期。君如枝上叶,任凭时光流逝,从桑下离开的你,永远青翠可人。

永远青翠可人的,还有那个叫秦罗敷的女子。“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那株栽种在汉乐府里的桑树,枝繁叶茂;那个从诗歌中走出来的女子,婀娜明媚;那些采桑的器具,千年不朽。咏叹的乐章,更是弦歌不辍。桑叶青青,绿水悠悠,素手纤纤,桃面夭夭。水边的桑树,采桑的女子,多么明媚动人的风景。“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蚕宝宝饿了,我就要离去;达官贵人,不要无为踟蹰。美丽聪慧的女子,千百年来,星辉不减,光彩依旧。

现实生活中,桑叶亦越来越受青睐。那日在荷塘边,见两老夫妇摘桑叶,说摘回去炒蛋、做粑粑,都极好吃。新生的桑叶,颤动在春风中,煞是可爱。桑叶原是食药两用的好物,可泡茶,可入药,可蒸馍。此外,一年四季,桑叶都是极好的草料,牛伸舌一卷,嚼得津津有味,吧嗒吧嗒,尾巴甩得老高。

每年立冬,父亲总要摘些桑叶,晒干收藏,以备不时之需。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那时桑叶已老,枯黄而沧桑,再无春日里的鲜美油亮。左邻右舍,开了中药,需要加桑叶作药引子的,便常来我家讨要。“村子里就你家有,别的没哪个收这些。”父亲打开挂在墙上的袋子,取出一些干桑叶,交给来人。父亲学过医,十草九药,乡野的花花草草、枝枝叶叶,无不是治病救人的良药。桑叶、桑葚,甚至毫不起眼的桑皮、桑根,在父亲眼里都有用,做药材,做柴禾,哪来的废物呢。

《诗经·小雅·小牟》里说:“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光阴是养在天地之间的蚕,爱就是桑。有桑青青于野,有爱绵绵于心,真好。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青青艾糍
任见:桑园里的古老文化绿荫
演员周野芒否认曾孕期弃子 前妻为奚美娟
《野有蔓草》:3000年前郑国一对青年男女的邂逅,从诗经开始!
作家佑子黄幼中《青青石板路》散文诗集《木棉花开》第76篇
桑姓艺人涉股权转让纠纷 已成老赖
伊桑·霍克主演限定剧《白鲸》 《007》编剧操刀
野树
《瓦屋山桑》展现新时代乡村少年奋斗故事
七彩星球中英文经典诵读青青大龙如诗如画 中秋花好月圆

网址: 有桑青青于野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9077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