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拍板做决定依靠的是情绪?
原标题:为什么我们拍板做决定依靠的是情绪?
栏目主持丨庞晔
海报丨张晨
排版丨二水
支持|白话日报&濛仔
“情绪”这个词似乎总是和不好的情境联系在一起。我们会用“闹情绪”说一个孩子欲求不满足时的不高兴;用“情绪化”描述一个人阴晴不定、喜怒无常。
自柏拉图起,许多西方的思想家倾向于将情绪视为智慧活动的障碍,但是列纳德·蒙洛迪诺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情绪是我们做出选择和采取行动背后的主要驱动力,是我们制定和实现目标的原因。列纳德·蒙洛迪诺是谁?他是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科学作家,曾是一名好莱坞知名编剧,热门电视剧《星际迷航:下一代》就是由他担任编剧。史蒂芬·霍金赞誉他为“会讲故事”的科学作家。本期“我对你有问题”要分享的书就是由列纳德·蒙洛迪诺撰写的为情绪正名的作品《情绪: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
分享人——斜杠中年王睿对本书提出了七个问题,并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01
如果没有情绪,我们会在哪里?
答:人类经历了不断的进化才得以站在生物链的顶端。有证据显示,人类还在不断的进化中,而 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背后,情绪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有的“消极”情绪,例如恐惧、厌恶、焦虑,都被认为是“生存模式”情绪,在动物和人类的进化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情绪在我们的生存和安全受到威胁时,向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传达信号,驱使我们采取行动应对危险。这一点从北美红鸭的进化中可见一斑。雄性红鸭会欺辱同类,健壮的大鸭子总愿意欺负块头小的鸭子。较弱的雄性红鸭深知“保命”要紧,所以尽管处于交配季节,也会因为担心被攻击,而选择尽快褪去身上的彩色羽毛,长出较小的生殖器,这样虽然会降低其在交配季节的竞争力,但至少能让它们不太容易成为同类的攻击对象。
人类的进化也离不开情绪的引导和激励。与其他灵长类动物不同,人类婴儿的大脑在出生时并未发育好,只是成人大脑的25%,所以父母必须要毫不松懈地照顾弱小的婴儿,而且要持续多年。做父母的都知道,照顾小孩绝非易事,喂奶喂饭换尿布,识字数数教美术,物质和精神一手抓,是什么促使我们完成了所有这些工作?是我们的情绪——对孩子的关爱。
因为情绪,我们得以生存;因为进化,我们得以发展,而情绪又积极地影响了进化。
#02
谁在替我们做决定?
答:做决定是一门学问。无论是影响短期结果的决定,还是有长期效果的决策,在制定它们的时候,我们都希望理性思维发挥作用,保证决定和决策的正确性。可是仅仅依靠理性思维,我们恐怕很难走到最后“拍板定夺”这一步。
美国南加州大学神经科学家安东尼·达马希奥的神经科学实验表明情绪在决策的制定上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脱离了情绪,人们无法判断一个事件对自己是有利还是有害,从而无法进行决策。达马希奥教授曾做过一个实验,他邀请了一些前额叶皮层(产生情绪的大脑区域)受损的人共进午餐。选择餐厅时,他们会不停地分析不同餐厅的优劣,但是无法做出选择,原因是这些人在失去情绪后,无法判断选择哪一家餐厅对自己更有利。由此可见,没有推理能力,生活依然可以继续;但是如果没有情绪的引导和驱动,我们可能会丧失生活能力。
一般来讲,我们做决定时要经历四个阶段,即对信息的采集和理解,进而分析和计算,在情绪引导和驱动下选择对我们有利的方向,最后制定决策。上面的例子证明,我们不可能跳过情绪直接做出决策。
人类需要依赖情绪判断事件有利还是有害。如果失去情绪,我们仅仅可以分析不同事件的优劣,却不能得到结果。
#03
ChatGPT会超越我们吗?
答:ChatGPT横空出世,世界为之一振。它能做题,能写诗,能搞定论文,甚至能给自己写代码……关键它还“平易近人”,只要你问,它就回答。人们万分欣喜的同时,不由脊背一凉,这大有超越人类、取代人类之意啊!
但是它真的这么神吗?还真没有,它有一个巨大的缺陷,那就是它没有情绪。ChatGPT“见人下菜碟”,给出的答案不是千篇一律的,答案的优劣取决于你的问题的优劣。结论出来了,是你决定了ChatGPT厉不厉害、强不强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实验者本人从事文案编写课程的销售工作,她请ChatGPT写一封关于文案课程的推广邮件。第一次的问题是“写一封面向新手推销文案编写课程的营销邮件”,邮件写得乏善可陈,只配躺在垃圾邮件里;第二次提问时,她加上了对课程的一些描述,并明确“要模仿描述的风格和口吻”。这一次答案的质量明显提升了,整体上更加具体,也更有“人情味”,而这“神奇一笔”正是人类给予它的。
如果说这类需要和人类进行情绪交换的工作不适合理性思维的ChatGPT,那么充满了理性光辉和冰冷逻辑的理论物理学就可以指望ChatGPT实现突破吗?答案也是否定的。逻辑和精确性是理论物理学成功的关键,但是情绪也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被誉为量子理论先驱的保罗·狄拉克,在被问到成功秘诀时,他的答案是:“你必须听从自己的情绪。”这个答案有点出人意料,却在常理之中。情绪帮助物理学家用可能连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方式对目标和过去的经验进行编码,指导他选择合适的实验计算路径;也正是情绪的推动,物理学家凭借激情,坚持枯燥的数学计算。如果仅靠逻辑分析就能在物理学上获得成功,那么物理学家可能早就被计算机取代了。
在ChatGPT面前无需焦虑,想想如何让它为我们所用,倒是不错的努力方向。
#04
“看破红尘”是超脱还是衰老?
答:提到“看破红尘”,人们会认为这是一种超脱的态度,因为看淡一切,对事事皆无所谓。但是这种“超脱”实际上是冷漠,这冷漠可能是患病的警钟。
2021年,阿尔茨海默症协会创办的杂志《阿尔茨海默症和痴呆症》(《Alzheimer's & Dementia》)刊登了一项新研究,英国剑桥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证明,老年人表现出冷漠是大脑结构变化导致的额颞叶痴呆的早期表现,它可以预测冷漠者随后可能会出现的认知能力衰退。而阿尔茨海默症是额颞叶痴呆的一种类型,多达72%的患者都存在冷漠的现象,表现为对事物丧失主动性和兴趣。
医学宣传资料和影视作品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描述,多着重在其前兆如语言困难、计算能力下降等,鲜有提到情绪这一指标。当老人开始冷漠、对周围事物表现出情绪上的反应受限时,阿尔茨海默可能就已经悄悄地走近他们了。
不仅如此,从心理学的角度,冷漠也被认为与心理健康隐患有关。所以“红尘”怎么会被人轻易看破?不如以少年之心热爱这红尘的种种。
#05
通往大脑的捷径是肠子?
答:有句英语俗话“do you have the guts……”,意思是“你敢不敢……”,“guts”是肠子的意思。这话说得好像毫无来头,实则不然,因为肠子确实“连着”脑子。
很多人多多少少有过这些经历:紧张的时候会拉肚子,生气的时候会肠绞痛,伤心的时候会茶饭不思……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情绪和肠胃有着紧密的联系。
人类的肠道神经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号称是人类的“第二大脑”。一方面,肠道神经系统可以独立于大脑自己做“决定”,它能感觉到人类摄入肠道内各种物质的信息,自主地控制肠道的行为。比如,吃了不可口或有毒害的东西,会引发恶心、呕吐;另一方面,整个肠胃与大脑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紧密相连,这种肠胃和大脑之间的联系被称作肠脑轴,对生命来说非常重要。
神经科学家通过对肠脑间相互影响的研究,发现肠脑联系是一个复杂的、可以进行双向沟通的系统,它不但维系着消化道系统的稳态,对感情、动机,和更高级的认知功能也有影响。大脑和肠道之间有三个主要的沟通渠道: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我们的肠胃系统可以通过肠脑轴对核心情绪产生巨大的影响。核心情绪与情绪不同,它反映了我们身体的机能。它有两个特性,一是价值性,即积极价值和消极价值;另一个是唤醒度,即价值的程度。如果你处于突如其来的危险之中,核心情绪就会被唤醒并转向消极,这时你的肠胃就会有所反应,比如感到烧心憋闷,消化不良。我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感受多来自消化系统,而我们的核心情绪又会影响我们的肠道,继而形成一个反馈回路。
不仅如此,肠道微生物通过肠脑轴对情绪和中枢神经产生影响进一步印证了肠脑之前的联系。有研究发现,如果将焦虑患者的粪便细菌移植到老鼠体内,老鼠也会出现类似焦虑的行为。同时,近期《微生物群系》(《Microbiome》)杂志介绍了一项最新研究,这项研究在小老鼠身上进行实验,分析宿主遗传、肠道微生物组、代谢组和记忆之间的关联,发现菌群中的乳杆菌属细菌可能通过增加乳酸等代谢产物,影响大脑海马区中的特定神经递质水平,起到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06
我的情绪骗了我?
答:情绪让人捉摸不定,它“骗”你的时候,让你毫无察觉。心绞痛是心肌缺血引发的一种胸部疼痛。20世纪中叶,出现了一种治疗心绞痛的手术,这种手术通过结扎患者胸腔内的某条动脉,增强侧枝血管血液的流通,从而改善受损区域的血液循环,缓解心绞痛的症状。手术实施后,病人反馈良好,反映疼痛明显减少,于是这种手术被更广泛地应用在治疗中。结果一个意外推翻了这项新疗法。病理学家对曾做过手术的去世病人进行尸检时,发现病人的血液流通状况并未得到改善。也就是说,尽管病人生前声称手术有效,但心脏的真实数据显示并没有实际的效果。患者只是被他们的情绪“骗”了。之后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动脉结扎手术实际上并没有消除疼痛的物理来源,这种手术的效果只是患者的心理感受而非医学结果。手术充其量只是一种“安慰剂”,而这种安慰剂的工作机制正好涉及与情绪反应有关的大脑区域。
情绪也会“融会贯通”,让你招架不住。夫妻拌嘴最忌讳的就是“扯旧账”,但是受情绪左右,“扯旧账”是在所难免的。 影响我们情绪反应的不仅是直接触发它们的即时事件,还有我们过往的经验、期望、知识、愿望和信念。于是,夫妻拌嘴时,一件件、一桩桩往事历历在目,然后就演变成了“新账旧账”一起算。
#07
如何让情绪这匹小野马不脱缰?
答:柏拉图提出过一个“战车理论”。战车的驾驶者是我们理性的头脑,一匹黑马象征人类原始的欲望,一匹白马代表人类更高的品质。黑马内心狡诈、动作迟缓,白马崇尚荣誉、行动利落。在理性的掌控下,两匹马和谐前行,奔向我们的目标。
尽管现在看来,这一理论并不正确,但是我们的情绪确实像一匹野马,发起“脾气”来,难以控制。我们如何让这匹野马不脱缰呢?
研究证明 情绪调节不仅对心理健康有益,对身体健康也大有好处。研究还发现,那些情绪调节水平低的人比擅长自我情绪调节的人患心脏病的概率要高60%。
说到情绪管理,第一个阶段就是接受。古代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让我们沮丧的往往不是所处的环境,而是我们对它们所做的判断。好比买房,买房者追求的不只是使用性,还有资产保值的期望,如果之后房地产价格走低,买房者的情绪必然会受影响。然而让买房者沮丧的不是价格走低,而是期望的落空。
第二个阶段是重新评估。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转移注意力、逃避问题,而是换个角度审视问题、接受挑战。“塞翁失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在生活中也会不自觉地按这个方法梳理情绪。比如打碎碗碟的时候,我们会说“碎碎平安”;不小心丢了钱,我们会安慰自己:破财免灾。总之,万事朝前看,学会放过自己。
第三个阶段是表达。实验表明,表达负面情绪非常有助于化解情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记录,一种是倾诉。很多时候,事情严重仅仅是因为“我们觉得事情很严重”。记录会帮助你客观地回顾整个事件,审视你的做法。事情从你的笔端留在纸上,心里的愤怒和悲伤也都留在了纸上,心中豁然开朗。
倾诉是另一个途径。莎士比亚曾说过,悲伤若不说出口,就会始终与不堪重负的心窃窃私语,直至让其变得支离破碎。当然,倾诉要找对人,更要找对时间。临床心理学家发现,当你沟通的对象值得信赖或对你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他们也遇到过类似问题时,倾诉的效果会更好。
鼓励我们成功后再攀高峰、支撑我们走过低谷的正是我们稳定的情绪。情绪能把我们带入悲伤的深渊,也能把我们送上快乐的巅峰,它是我们做出选择和采取行动背后的主要驱动力,也是我们制定和实现目标的原因。诚然,智商会决定一个人的认知能力,但了解并控制情绪才是决定我们能否驰骋职场、享受人生的最重要的因素。让我们正视情绪,直面人生。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为什么我们拍板做决定依靠的是情绪?
最体面的晚年生活,不是依靠儿女,也不是依靠老伴儿
别人的看法决定不了我们的人生
稳定的情绪
你为什么总产生坏情绪?
心烦的时候,去做这三件事,做好了,心就静下来了
一个做决定的经验,选择更痛苦的路径
情绪,其实是你最好的成长导师
与人相处,最难得的是情绪价值
面对感情的背叛,解决情绪的根本办法,是解决情绪背后的人和事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