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凤霞:一个家庭的温情记忆,一代华人飘零海外的辛酸历史

原标题:谈凤霞:一个家庭的温情记忆,一代华人飘零海外的辛酸历史

Book Review

探照灯童书评委 | 张英(腾讯好书主编,资深媒体人

殷健灵的长篇少儿成长小说《帆》,跳出少儿文学惯常的书写空间,主题新颖,叙事结构别致,以新西兰、中国两个国家跨越百年的多重时空进行整合叙事,书写了移民新西兰的几个华人女孩传奇的一生,三代华人在新西兰的生活境遇与文化碰撞,讲述了几段纯美的成长故事,故事自然、质朴,温润中透露出坚韧。作者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探讨成长者的命运起落,反复推敲“成长”这一永恒的命题,具有深刻的思考价值和启迪性。

文/谈凤霞

(转载自“探照灯童书榜”公众号)

《帆》是一部跨洋小说,以来自上海的作家“我”在新西兰银蕨写作中心访问期间结识中国友人为主线,由此衍生出华人后代默君及移民女性喜莲各自讲述的祖辈和自身故事,这些故事的主角都是女性。读这部成长小说《帆》,似乎在读少儿版的《喜福会》。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在其成名作《喜福会》中讲述四对华人母女的人生经历,母亲们带着自身的伤痕漂洋过海到美国,和在美国长大的女儿们之间不断发生冲突,也有和解,构成了一部两代女性与命运抗争的四重奏。以新西兰为异域背景的《帆》也多涉及母女故事,但非关母亲们在中国的爱情,而更多是家庭代际中的亲子关系和女儿们的抉择。

| 电影《喜福会》

以凯瑟琳为叙事中心的这条线索贯穿百年,反映了新西兰华人生存史,也反映了海外华人对家国之根的寻找。关于华人在西方国家的淘金史,大多出现于西方国家的华裔文学中,鲜有中国本土作家去书写,殷健灵的《帆》突入这一领域,探索了150年前华工在新西兰金矿淘金的悲苦生活和华人在西方主流社会所遭到的歧视和压迫。往来于中国和新西兰的玛姬担当了信使,给华工在广东的家人带去信件与钱财,她满怀爱心地帮助村民,救死扶伤,领养了奄奄一息的中国女孩春令。春令到新西兰后去探访死于金矿的父亲曾工作过的地方,目睹了华工们贫寒的生活,把父亲的遗物笛子和奶奶的梳子、母亲的荷包一起放进盒子珍藏。这是属于一个家庭的温情记忆,也折射一代华人飘零海外的辛酸历史。

无论是家国之根还是自我之根的寻找,这些寻找也都指向女性身份和命运的思考。玛姬是凯瑟琳成长中的榜样和领路人,她以博爱之心帮助贫穷的华人,以包容之心接纳和欣赏中国文化和故事,她热爱中国,并指引凯瑟琳去学医救助国人。凯瑟琳遵从玛姬建议学医毕业,记者在报道中称她为“新西兰的第一个华人女医生”,而凯瑟琳在给玛姬的信中纠正了这一说法,认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新西兰的第一个华人医生”。 去掉“女”字,不仅是因为符合更宽广的客观事实,而且也可能是出于对男女地位平等因而无需凸显性别身份这一女性主义思想立场。

而在喜莲这条线索的故事中,历史淡出, 叙事主要聚焦于女孩的个体成长和长大后对自我之根的寻找。生活在父母不和的家庭,让喜莲从小就压抑自我,为了生存而讨好别人。母亲为了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庭而宁可维持无爱的婚姻,父亲的漠不关心和不负责任让喜莲无法亲近,她总是活在克制、封闭与委曲求全之中。直到洒脱的高中女老师的出现和鼓励,才使她逐渐释放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想要的道路。

然而,原生家庭的伤痕给成年后她的婚姻家庭都带来了阴影,缺爱的童年导致之后婚姻中寻找父亲的失败。她出于道德和义务去赡养父亲,但从小到大与父亲长年的冷漠和隔膜,使她内心里始终打不开死结,她与父亲之间仍然存在难以跨越的鸿沟,以至于和自己的女儿玉兔产生了冲突。当默君诉说凯瑟琳的身份寻找时,喜莲发出了共鸣: “谁又不是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中寻找自己呢?我们寻找,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而解决的途径,唯有穿过时空的隧道,与当年被困的自己和解,才有力量宽恕伤害自己的人,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释怀与安宁。喜莲的故事涉及三代女性:她的母亲、她自身和她在新西兰出生的女儿,三个人的境遇和个性各不相同,但都独立和顽强,这或许也是一种血脉的传承。

作者以帆来给小说命名,寓含了对于人生命运(尤其是女性命运)的思考和把握这一浩瀚命题。独立且勇毅地扬起人生之帆,认清方向,抗击风暴,航向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想彼岸, 这不仅是百年前的玛姬、凯瑟琳,不仅是21世纪的默君、喜莲母女,也是所有人都需要完成的一种漂泊以及漂泊中的成长。

(图文节选自殷健灵作品《帆》一书的书评)

中文 | 儿童文学 | 小说

《帆》

殷健灵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3年4月

作家在新西兰当地生活考察和查阅了大量新西兰华人史的基础上,幻化出跨越百年的传奇故事,从容地将时空转换在笔端,娓娓道来遥远的从前与天涯海角,追忆似水年华,诗意地讲述了几代人的成长故事。小说以当下和百年前两条时间线为经纬,通过书写移民新西兰的中国女孩们的传奇人生和心灵波澜,深层次表现异域华人族群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折射出新西兰华人150年的历史,深入探析追寻家国之根和自我之根的人生命题。

长江文艺出版社微信矩阵

图文编辑 胡冰倩

责任编辑 吴蒙蒙

审 核 阳继波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谈凤霞:一个家庭的温情记忆,一代华人飘零海外的辛酸历史
长篇小说《瓦屋山桑》:新的少年与山村
新凤霞先生晚年“说相声”视频曝光,赵丽蓉现挂引哄堂大笑
名家共话《瓦屋山桑》:让读者感受到情深意厚的人间值得
飘零的忧伤依旧挥不去昨日的哀愁
那些年戏曲名家和才子的爱情:李玉茹和曹禺、新凤霞和吴祖光等
“你是河流,我也是河流”:一群00后决定与自己的家庭对话
一个村庄的历史
刘怀宇:《远道苍苍》承载了一段很厚重的历史
叶兆言《仪凤之门》:既书写历史,也书写现代化进程

网址: 谈凤霞:一个家庭的温情记忆,一代华人飘零海外的辛酸历史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9481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