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金壁:“因势利导”与“人自为战”
原标题:富金壁:“因势利导”与“人自为战”
因势利导
此成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诸辞书对此成语之释义,可以《辞源》修订本为代表:“顺应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唯《辞海》修订本征引例句后释为:“后因谓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而加以引导推动为‘因势利导’。”与诸家小异。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今按,谓“后因谓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而加以引导推动”为“因势利导”则可,谓孙膑之言即为“顺应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则若有所失——孙膑明明说的是“利导”。释成语当先述其本义,则此“利”字固不可忽。
孙膑“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的战术思想,源于其先人孙武之《孙子兵法·军争》: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罢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
孙子之意,两军相争,如一军急趋争利,则不能全员到达战场,势必将折兵败。故主将骄敌,长途奔袭以争利,乃兵家大忌;而另一方如能“诱之以利”,则必操胜券。
何应钦书《孙子兵法》十三篇
孙膑于“围魏救赵”之役,深知魏军轻齐而庞涓求胜心切,故设计曰: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示敌以军人逃散、兵员锐减之假像,诱敌以利,使敌人弃辎重疾趋而争利;己则以逸待劳,以多胜少,以有虞击不虞——这正是“因其势而利导之”。故“因势利导”之本义应为“顺应其势以利诱导”,“顺应其势加以引导”是该成语后来的常用义。
顺便言及,此“因势利导”之“利”指战场上之有利形势、主动地位乃至战事之胜利结局。古书记战事习见“争利、逐利、趋利、赴利”,皆指争夺胜券。乃有以此“争利”为“追求战利品”者,误。
“利导”又说成“以利导引、导以利、诱之以利”(后者已见上文引《孙子兵法·军争》)。如非指战事,“利”作“利益”或“财利”解:
《孙子兵法集注》
⑴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史记·货殖列传)张守节正义:“言其善政者,因循清静,随俗而诱之,其次以利导引之,其次设化变改之,整齐不贪之,最下者与众争利及夸矜也。”(据《史记会注考证》本)
⑵ 今公所谓贤者,皆可为羞矣。卑疵而前,孅趋而言,相引以势,相导以利。(《史记·日者列传》)
⑶ 种止句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⑷ 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史记·韩长孺列传》)
中华书局整理本《史记》
故可知“以利诱导”(即今人常言之“利诱”)乃古人通常之思想方法及为政、用兵、处事之习见手段,古人并不耻言利。
今学者释成语“因势利导”之本义,当不必讳言“利”字。至于把“利导”释为“顺着有利的方向加以引导”(郭锡良等主编《古代汉语》,天津教育出版社,203页),则不确。
《汉书·王贡两龚鲍传》:“(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
这“因势导之以善”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因其势而利导之”可谓相映而成趣。惜乎“因势导之以善”未得成为成语,否则,亦为“因势善导”矣。
《史记会注考证》
人自为战
此成语出于《史记·淮阴侯列传》:“信曰:…… 兵法不曰‘ 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诸辞书对“人自为战”之释义可以《汉语大词典·人部》为代表:“人人自动进行殊死战斗。形容人人都拼搏奋战。……后亦用以比喻各人独立工作。”又标“为”音 wéi 。而查古书,凡“自为”义皆为“为自己”,“为”当读为wèi ,介词。其例甚多:
《汉语大词典》
⑴巫臣…… 遂奔晋,而因郄至以臣于晋,晋人以为邢大夫。子反请以重币锢之,王曰:“止。其自为谋也则过矣,其为吾先君谋也则忠;忠,社稷之固也,所盖多矣。”(左传·成公二年)
⑵陈涉问此两人,两人对曰:“…… 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⑶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吴公子光曰:“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言伐楚,欲自为报私雠也,非能为吴。”(刺客列传)
⑷孟子谓蚳蛙曰:“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似也,为其可以言也。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蚳蛙谏于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齐人曰:“所以为蚳蛙,则善矣;所以自为,则吾不知也。”(《孟子·公孙丑下》)
⑸挟夫相为则责望,自为则事行。(《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韩非子校疏》
⑹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外储说右下》)
⑺臣闻忠信者,所以自为也;进取者,所以为人也。且臣之说齐王,曾非欺之也。臣弃老母于东周,固去自为而行进取也。(《史记·苏秦列传》)
⑻将渠泣曰:“臣非以自为,为王也。”(《燕召公世家》)
⑼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吕氏春秋·求人》)
⑽韩信已破齐,使人言曰:“齐边楚,权轻,不为假王,恐不能安齐。”汉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为守。”乃遣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史记·高祖本纪》)
⑾其攻战,斩首虏赐一卮酒,而所得卤获因以予之,得人以为奴婢。故其战,人人自为趣利,善为诱兵以冒敌。(《匈奴列传》)
⑿武臣等…… 说其豪杰曰:“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重之以苛法峻刑,使天下父子不相安。陈王奋臂为天下倡始,王楚之地,方二千里,莫不响应,家自为怒,人自为斗,各报其怨而攻其雠,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张耳陈余列传》)
明王延喆刻本《史记集解序》
⒀(张良)对曰:“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项羽本纪)张守节正义:“为,于伪反。”
按,于,古匣母字;伪,上声字——全浊上声今读去声,是“为”音当为wè i。此即《淮阴侯列传》“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之“张良计”。王力《古代汉语·淮阴侯列传》注“使韩信等各为自己打仗”之句,正释“使各自为战”,体现了注者之灼见。
可见“人自为战”乃“人人为自身而战”。唯其为自身,则胜败关系自己身家性命、存亡安危,故人人殊死奋战矣。
古兵家皆知此理,《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秋七月,(袁)尚还救邺,诸将皆以为‘此归师,人自为战,不如避之’”—— 皆知“人自为战”之师的可怕。
故《孙子兵法·势》曰:“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杜牧注:“形名已定,志专势孤,人自为战,败则自败,胜则自胜。战百万之兵如战一夫,此之是也。”韩信背水破赵之战,则是运用这种用兵策略取胜之典型。
《近代孙子兵法研究著述汇编》
他的话意为:“兵法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况且,我平时不可能爱抚手下将士,打这一仗就是所谓驱逐集市上的人来作战,其形势是非把他们置于死地,让他们人人为自己的生存而战斗不可。如果把他们置于可生存之地,他们早就逃跑了,难道还能用他们为我作战吗?”
当然,古书中“自”与“为”连文,尚有其他情况( 如“各自为政”,“为政”为一词,“为”音wéi ),本文不讨论。这里仅就“自为”相当于“为己”的一类略陈管见。
富金壁:《论语》识小
富金壁:点金成石——钱文忠整理《尚书古文疏证》失误举例
富金壁:评瞿林江《“遇负杖入保者息”辩正》——兼评其对郑玄学术水平之怀疑
富金壁:何谓“徼福于某”
富金壁:《史记·秦始皇本纪》“徙谪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正读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富金壁:“因势利导”与“人自为战”
因地制宜 因势利导 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和产业现代化
张一山与柳青一夜激情,壁咚接吻全垒打
明陶水壁
明星再怎么着也是和普通人有壁啊……
《观我生:壁画上的中国史》|年度阅读推荐
周舍找上门来,赵盼儿用腿壁咚,女的看了都扛不住!
《明日方舟》音乐会与心之壁
次元壁破了!联合国中文日会议上,耿爽代网友向刘慈欣提问
是谁的次元壁破了… 梅西让郎朗教自己儿子弹琴!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