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活化”助传承!江门这场大会让传统文化大放异彩

原标题:非遗“活化”助传承!江门这场大会让传统文化大放异彩

南都讯 6月14日,“妙墨双钩·今非昔笔”首届“非遗+”非遗文化传承活化文化节推介大会在广东南方职业学院举行,该校校长徐刚、党委书记张紫露等领导师生代表到场参加。活动特邀江门市休闲农业行业协会会长罗煜明,文化学者、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主任何岩,江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方羡洲等嘉宾出席。

为积极推进大湾区文化交融,擦亮江门文化城市品牌效应,今年3月- 5月,由广东南方职业学院管理学院主办,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江门非遗在行动+文创设计+短视频”大赛如火如荼进行。活动通过线下线上形式,以场景活动和匠心精雕细琢的文创产品结合,构建非遗与创意的连接,从而更全面更丰富地推动江门非遗+文化。

活动吸引了广东南方职业学院等院校众多大学生的踊跃参与。学生们组队深入社会多领域采风行动,积极参与文创设计、短视频制作,用闪光的创意宣传推广非遗项目,以实际行动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非遗文化,讲好侨乡故事,坚定文化自信。

当天的推介大会现场展示了多个非遗项目,包括新会陈皮、古劳福兴柴火粽、古劳鱼皮角、李氏猪脚姜、海鸭蛋、双钩书法,以及非遗绘画手工作品展。南职院学生以舞蹈、唱歌、朗诵、情景剧等多种表演形式,来增强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活动还对吉祥物大赛、文创设计大赛、非遗短视频大赛、形象大使比赛、营销大赛等比赛获奖者给予了颁奖。

相关链接

新会陈皮制作技艺

新会陈皮制作技艺,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独特的陈皮制作传统技艺。是新会人通过反复的研究、实践、从种源、采收、加工、炮制、包装销售的每一个细节积累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产品体系。新会陈皮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会作为陈皮的地道药材产区,具备了深厚的积累。所产陈皮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调味佳品,向来享有盛誉。

►“双钩书法”

以笔单线直接写出某种书体的空心字。在印刷技术出现之前,人们为了让名家书法作品得以流传,就按作品的原样,勾勒出空心字,再填上黑墨,以使观者得到近似真迹的作品。后来这种摹写方式成了人们学习书法的一种方法,并发展成为我国书法艺术珍宝“双钩”。法书摹勒上石,沿其笔画的两侧外沿以细线钩出,称之为“双钩”。

► 鹤山古劳鱼皮角

鹤山市古劳镇地处西江河畔,从明代开始,人们先后在西江边上大规模修筑堤围,防范洪水。在堤内冲积滩的地方,人们开挖出一口口鱼塘,鱼塘间形成一个一个的小土墩。鱼塘以养鱼为主,小土墩上则种桑种蔗,有的还建有民居。

正是这样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产业结构,催生了适应生活作息与产业发展的独特美食——古劳鱼皮角。鱼皮角,是鹤山著名的传统手工制作的乡村美食之一,历史悠久。鱼皮角选料严谨,馅料用优质鲮鱼肉为主料,配以木耳、马蹄、葱花等制成。晶莹剔透,小巧玲珑,皮薄馅多,质感爽滑,味道鲜美。小小的鱼皮角既是古劳水乡的一张美食名片,也是古劳人艰苦创业、务实肯干、努力开创美好生活的见证。2017年,古劳鱼皮角入选鹤山市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0年入选江门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古劳福兴柴火粽

粽子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节日食品之一。一万多年前,人类用植物叶子包裹食物原料通过“石烹法”煨煮成熟,这就是粽子的雏形。到了夏商周时,人们用植物叶子包裹黍米成牛角状代替黄牛作为祭品,最早的粽子——“角黍”应运而生。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粽子的品种逐渐丰富,制作技艺也日益成熟,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造就了中国传统点心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被称为“东方快餐”。

鹤山古劳福兴柴火粽肉香味鲜、糯而不糊、肥而不腻,把“口口有肉”做到了极致。采用新鲜的蕉叶、粽叶,芳香怡人;挑选上等优质的糯米,颗粒圆润饱满,在口中咀嚼起来清甜软糯,别有一番风味。

► 李氏猪脚姜

猪脚姜,又称鸡蛋猪脚姜醋或姜醋,是岭南地区最具特色的民间滋补小吃。广东素有产妇坐月子吃猪脚姜、添丁派猪脚姜的传统,具有“好酸(好孙)”图吉利的美好寓意。猪脚姜不仅仅是对产妇的温暖、对新生的祝福,更成为了人们对于传统生活文化的一种传承,其所独有的历史价值和意义是无法取代的。

李氏猪脚姜口感酸甜、软糯、滑腴,色泽浓郁,营养丰富,滋补养生,这归功于它遵循传承数百年的制作技艺,用料精挑细选,制作讲究细致,不仅严格做好刮姜、切姜、柴火透炉、炒姜、熬姜醋、煮鸡蛋、熏斩猪脚、炒猪脚、熬煮、浸泡等十道工序,还要用心断续熬煮5天,而且不使用食品添加剂,姜醋里不添加一点水,这样才能制作出最纯粹最传统的猪脚姜。

►烤海鸭蛋

咸海鸭蛋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美食,古称咸杭子,民俗又叫“盐鸭蛋”、“腌鸭蛋”、“青果”。相传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产民要术》中,原句:“浸鸭子一月,煮而食之,酒食具用。”可见咸海鸭蛋制作技艺由来已久。

有名的台山咸海鸭蛋采用非遗传统手工艺——土法泥腌制而成,采用传统工艺方法进行手工研制黄泥腌,保证了鸭蛋的风味。

南都记者 严亮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非遗“活化”助传承!江门这场大会让传统文化大放异彩
数字化赋能文化传承 让非遗“活”下去,“潮”起来
夙昔集·中秋国风市集|弘扬传统文化,助力非遗传承
三非遗传承人成立传承联盟
街角非遗工坊让传统文化走进居民生活
江西赣州一小学开展课后“非遗”课 传承传统文化
湖北郧西:“非遗”项目进校园 传统文化“润”童心
非遗 | 非遗空间让非遗接地气、聚人气
大手牵小手,非遗共传承
《后浪》《传家》等作品融入非遗元素 优酷以“影视+非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网址: 非遗“活化”助传承!江门这场大会让传统文化大放异彩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9688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