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文学肩膀上的一次戏曲实践
原标题:站在文学肩膀上的一次戏曲实践
站在文学肩膀上的一次戏曲实践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为曲剧《鲁镇》剧照。周飞亚供图
舞台上,苍凉柔婉的腔调中,木门打开,孔乙己、阿Q、狂人、九斤老太、单四嫂子、华老栓等一个个鲁迅小说中人们耳熟能详的角色亮相。前不久,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排演的河南曲剧《鲁镇》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对经典文学元素的巧妙使用,富有感染力的表演和唱腔,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鲁镇》浓缩了鲁迅众多作品中的场景和人物,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空间。为了让戏剧的矛盾冲突更加集中,该剧以祥林嫂和狂人的情节作为双主线,交织并进;其他小说里的人物经历则更多地化为“背景”。两条主线,一条展开叙事,一条点出主题,相得益彰。
《鲁镇》在人物塑造上颇见功力。编剧既没有背离原著塑造人物的基本方向,也没有完全拘泥于原著,而是在小说文本叙述的“空白处”增加了一些细节刻画。剧中每个角色都有特点,即使在一些容易被观众忽略的过场戏里,也藏着用心的细节。比如,鲁定平离家返校一场戏。临别时,鲁定平与父亲鲁四老爷产生争执,为了不让父母担忧,他很快改口认错。随后走向码头的短短十几步路,鲁定平三次回头。这份不舍,暗示着他内心已经意识到,此去或许就是诀别,为剧末他的牺牲埋下了伏笔。而鲁四老爷在儿子回头之际,三次迅速背过身去,装模作样地踱起方步,以掩饰自己其实一直在看他……几个简单的动作,将一位父亲关心儿子又难以开口的复杂心理,展现得淋漓尽致。正是这种对细节的考究,成就了这部作品。
该剧的舞台呈现也颇具匠心。不少设计意蕴深远。木墙上,一扇扇门窗被推开或关上,将小镇人“看客”的身份展现得较为充分。
戏以曲动人。曲胡是河南曲剧的特色乐器,《鲁镇》的音乐创作很好地发挥了曲胡的特点。每逢重要的戏剧转折,曲胡的音色都会得到凸显,调动观众的情感。打击乐的节奏与戏曲身段相结合,中西合璧,为传统戏曲音乐带来几分现代感。其中一幕戏结束后,指挥和乐队从台下升起,带来一段精彩的器乐独奏,为演员换装争取更多时间。传统戏曲里音乐一般作为伴奏,独奏无疑对音乐水准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段演奏,也赢得了现场观众的喝彩。
曲剧是河南第二大剧种,在十几个省份都有流传。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始建于1960年,前身为河南省曲剧团。60多年前,剧团就曾排演过曲剧《祥林嫂》,20年前又排演过《阿Q梦》《阿Q与孔乙己》,对排演鲁迅作品有着丰富的经验。《鲁镇》首演于2021年,是为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而创作。此次在京演出前,作品在网上的点击量已经突破1亿。这部戏也是为培养青年演员、推进人才梯队建设而打造。祥林嫂的饰演者、青年演员李晶花的表演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狂人、鲁四老爷、鲁四太太、贺老六等角色的饰演者均为国家一级演员,他们甘当“绿叶”,助力青年演员成长。
当然,剧作还存在一些提升空间。比如,结尾处祥林嫂的大段独白唱段,把全剧气氛推向了高潮,但其中部分词句不太符合这个角色的定位,篇幅上也可再适当精炼。
对戏曲创作而言,创作者要努力站在文学肩膀上进行创造性的再创作。在这一点上,《鲁镇》展现了创作者的创新追求。相信经过进一步打磨,这部剧将更上一层楼。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5日 20 版)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西南地区首个!中国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落户南川
中国作家“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落户南川
刘永涛:一次新的文学远征,第一届“芙蓉文学双年榜”观察
21名“梅花奖”戏曲名家唱响黄帝故里(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中国儿童剧:文学的“现代风景” | 社会科学报
百花争艳春满园 21位“梅花奖”戏曲名家唱响黄帝故里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姜红:拜祖大典是一次“顶天”与“立地”相契合的生动实践
元明清戏曲在唐诗中的渊源
聚焦“深扎”主题,为时代放歌!重庆文学院走进南川开展文学实践采访创作系列活动
第七届“黄河戏剧文学与理论评论”推优活动揭晓 15位获奖者登台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