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场,请收起你的“说服欲”

原标题:人生下半场,请收起你的“说服欲”

作者:微澜(富书作者)

常听人说:“世界上最难的,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

偏偏有很多人,正不自觉地做着这世上最难的事。

他们一味地想更正他人的选择,让对方依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还盲目替人做规划。

殊不知,每个人的经历和处境各异,接受的文化和教育参差不齐,背负的责任也各不相同。

我们永远无法真正做到易地而处,也鲜少能让人心甘情愿听从。

真正清醒的人,从来不在说服别人身上下功夫。

他们早就看透了这一切,默默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反求诸己。

认知程度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也不一样

苏霍姆林斯基曾写道:“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人与人之间,因为阅历不同,处境迥然,认知层次也有很大差异,即使面对同一件事情,看法也是各不相同的。

那些过往镌刻在脑海里形成的观点,并非你几番争论就能颠覆的,我们着实不必因此大费周章。

美剧《老友记》里有一个片段让人至今印象深刻。

作为考古学教授的罗斯,在一次交谈中意外发现好友菲比不相信进化论。他顿时感到无法接受,便立即拉着菲比讲个不停。

但菲比压根听不进去他的说辞,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

罗斯却十分执着,为了说服菲比,他各种搜集资料,甚至不惜跟单位请了假,用各种数据去证实。

而菲比却越来越厌烦,直接表明态度,自己只不过是一名按摩师,不想听这些枯燥的东西。

直到此时,罗斯才意识到,他们根本无法达成共识。

每个人都是在自己认知的基础上去思考问题,认知不同的人,得到的答案自然也不一样。

太多时候,你以为的重要,在对方眼里恰恰是没有必要,你觉得不必在意的,也许才是对方十分关注的。

就像文学教授杨宁老师说过的: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人都会产生争论,争论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两个人本身就存在认知差异,那个认知差异才是导致争论的原因。

成年人的世界里,本就存在着太多的认知不同和看法各异。

看透这一点,才是我们觉醒的开端。

说服别人是内耗,说服自己是成长

曾有人问过:“那些总想说服别人的人,为什么往往过得不好?”

其中最高赞的回复竟然是:“因为说服他人实际是一种内耗,越执着,内耗就越大。”

同事小瑞就曾有过这样一段经历。

她妹妹小雨生孩子后做起了全职妈妈,但小瑞却觉得极为不妥,姑且不说做全职妈妈后的各种辛苦,还要面对没有独立收入的问题。

于是,她开始不遗余力地劝说小雨,费尽心思为其出谋划策,但小雨却丝毫听不进去。

每次见面,他们都因此吵得不可开交。那段时间,小瑞的心情也一直都很不好。

眼看无能为力,又看到妹妹有条不紊地规划着自己的生活,小瑞才开始渐渐接受妹妹做全职妈妈这件事。

渐渐地,当她看到小雨把孩子照顾得很好,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时,也会心一笑。

甚至还说:“各人自有各人福,做全职妈妈也未必就不对,关键还是在人。”

如今,小雨更是在小瑞的帮助下,有了一些兼职的工作。小瑞也不再想着说服妹妹了。

生活中,多的是我们想要说服的人,他们可能是共处一室的家人,情谊深厚的朋友,也可能是并肩协作的同事。

倘若我们执意说服别人,就很容易发生矛盾和冲突,你越坚持,内耗就越严重。

但如果我们返观内照,改变自己对待不同观点和习惯的态度,一切就会变得截然不同。

心理学上曾有一个“费斯汀格法则”,一个人的生活,10%是由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构成的;其余90%则是由我们如何面对构成的。

每个人的生活状态如何,其实是掌控在他们自己手中的。

正如有人说:“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B。”

当我们能够把所谓的问题都看惯了,那些因此而生的纠结,也都随之不见了。

而我们自己的认知和格局,也随着这些改变提升了。

一个人真正的觉醒,是向内求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渴望得到认同。

但企图通过说服他人获取的认同感太难得,即使偶尔获得也只是昙花一现,很难给人长足的力量。

唯有内在的自我认同,才是持久的内驱力。

正如作家伍尔夫曾说:“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真正成熟的人,都在向内求,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反问自己,先对自身提出要求。

1、管住想要说服人的嘴

成年人的世界里,对和错从来都不是绝对的。当我们试图开口说服他人时,事情往往就已经朝着坏的预期发展了。

作家富兰克林就说过:“如果你总是争辩、反驳,也许能偶尔获胜,但那是空洞的胜利,因为那样你永远也得不到对方的好感。”

与人来往,从来不在于争得一时一事的高下,而是在彼此理解和尊重之下,互助共赢。

能管住想要说服别人的嘴,便是一个人日渐成熟的标志。

2、养成反观自己的习惯

当我们遇到看不惯的事情时,更好的办法是反观自己。

这个过程,恰恰是梳理思维,修正自身进程,也是借人之智,完善自己的修行。

毕淑敏在《恰到好处的幸福》中写道: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是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

这种做法,犹如铁杵成针,积少成多,终将让一个人变得越来越优秀。

3、升级思维认知

《教父》中有一段台词说:“花一秒钟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都看不透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原因。”

许多人企图强行说服别人,往往是自身的思维和能力,无法解决当下遇到的问题。

此时,与其费尽心思想要说服他人,不如花时间去读书,去学习。

随着一个人思维认知的不断升级,许多问题也便都不再是问题。

一个人的成长史,实际上也是他把一切都看惯的历程。

当我们不断地向内求时,你会发现,想要说服别人的时候越来越少,自我洞察的时候越来越多。

荣格曾说:“你连改变别人的想法都不要有,你要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拯救者。”

人生海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航向,有人志在远方,有人心在田园。

前者不理解后者内心的热忱,而后者更无法懂得前者的憧憬。

与其花心思说服别人,不如把精力投入在自己改变上。

你会发现,当一个人把心思都放在自己身上时,他的生活会变得越发充实而多彩。

岁月流转,愿你有看顺一切的心态,也有改变自己的能力。

作者简介:微澜,富书作者,一边读书沉淀,一边读书成长,图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中,本文:富书,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人生下半场,请收起你的“说服欲”
人生下半场,请收起你的“大方”
人生下半场,请置顶你的“心力”
人生下半场,请置顶你的“清零力”
人过中年,请收起自己的心软!
人生下半场: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平易近人
人生下半场,最不能放弃的三样东西
人生下半场:心要平,身要正,家要安
景区坐轿遭网暴,轿夫怒斥:请收起你廉价的同情!
爱情和控制欲是不同的

网址: 人生下半场,请收起你的“说服欲”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9822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