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早发白帝城》:伟大诗人的暮年

原标题:李白《早发白帝城》:伟大诗人的暮年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我们读李白,很多时候和读其他诗人的诗感觉不一样,李白的诗总是和天空、云朵相关,总是超越日常感知的感官世界。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白帝城在一座山上,当年是一座在彩云之间的古城,不是关隘不是楼阁。2003年三峡大坝的蓄水,淹没了山脚,白帝城从此成了一座岛,必须靠船才能上去。千里之外的江陵当然不可能一天到达,但诗人的心灵已经穿越了时空,迫切的感觉就是一天的事。

“还”这个字很有趣,表面上看好像是回到江陵,但当时李白是被当作罪犯,要押送到四川夜郎国。他已经走过一次江陵,当时心中一定是百种滋味,而走到白帝城的时候,皇帝的特赦来了,所以他从白帝城再返回江陵,他归心似箭,一日还江陵,是第二次来到江陵,这次心情和第一次完全不一样。怎么不一样了呢?

这次是“千里一日还”。

李白尤其喜欢这样的夸张,“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几年前我到过三峡,到过白帝城,曾经感受过是否有两岸猿声。听上去似乎有,在薄雨朦胧的岸边,深绿色的山坡上传来如儿童哭叫的声音,船上的人告诉我,这就是猿猴叫的声音。此处的猿声并不单指诗人感官听到的,在唐诗里,猿猴的叫声有些特殊的定义——一般是表示猿猴哀苦悲伤的叫声。

“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李白在《长干行》中就是这样的表述。同样白居易在《琵琶行》里也写到“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总之,猿声是悲伤的,是哀鸣,是伤心的哭泣。

放在这里结合李白此时刚刚被从囚犯回归到正常人,“两岸猿声啼不住”,恰恰就是让李白回想起自己来时的路那阵阵悲苦和伤心,是他内心哭泣的声音。

“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在安慰自己,不管怎么样,自己的心也和这个轻轻的小船一样,放松了,终于过了这压在心头的万重山。

这样的事读来没有轻快和浪漫,读来只有偷生的侥幸,在乱世之中,伟大的诗人尚且如蝼蚁一般,庆幸自己捡了条命,何况普通人呢。

伟大人物不要看他的暮年,对曾经的他来说,都是一场悲剧。

十八花生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李白很厉害的一首诗,用了诗中的禁忌用法,却达成浑然天成的神韵
都是归心似箭,李白和杜甫分别写下一诗,成为各自快诗之首
诸葛亮是一位伟大的营销家,也是一位伟大的宣传工作者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李白《赠孟浩然》诗赏析
他是大唐酒量第一的诗人,酒量是李白的5倍!
一书在手,大唐我有!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李白《折荷有赠》诗赏析
顾随说宋诗,陆游自暴自弃非伟大诗人,确是真实诗人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李白《南轩松》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白居易《池上早夏》诗赏析

网址: 李白《早发白帝城》:伟大诗人的暮年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9859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